ID: 24364115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23436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辽宁省,考试,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评分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17 分) 1.(2 分)B 2.(2 分)D 3.(2 分)C 4.(1)(2 分)D (2)(3 分) (1)电影《红星照耀中国》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全国首映礼 (2)周恩来 (3)外貌 5.(6 分) (1)两岸石壁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黄鹤一去不复返 (4)相与步于中庭 (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每空 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17 分) (一)本题满分 3 分 6.(3 分)D (二)本题满分 14 分 7.(3 分)C 8.(4 分) (1)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自”“略无” 各 1 分,句意不通顺扣 1 分) (2)我们当时坐在石滩上用脚迎着水流,洗到脚变得洁白,一起起身舞蹈。(“以”“至 ”“相与”各 1 分,句意不通顺扣 1 分) 9.(2 分)吾与元明涉水踞之/欲仙去/沾沾自喜也(断对一处得 1 分) 10.(4 分) (1)无怒涛激湍,舟如行平镜中 (2)衬托/侧面描写 (3)体现出水势极大/流猛且急。 (4)展现湖水的澄澈平静 语文评分参考 第 1页 (共 3 页) 三、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本题满分 9 分 11.(2 分)B 12.(4 分) (1)采访目的 (2)纸、笔、相机(或手机) (3)您为什么会想到建议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鸣响防空警报这条建议呢? (4)您每年听完之后的感觉是什么? 13.(3 分) (1)时间顺序/事件发展顺序(2) 去场馆二了解新中国审判战犯的经过,这是新中国 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国人担任审判官,独立地审判外国侵略者(看 什么 1 分,意义 1 分) (二)本题满分 17 分 14.(3 分) (1)味觉 (2)脱粒机咯咯地响着,扬场机叫得更是欢畅———哒哒,哒哒哒…… (3)农人劳动过程的艰辛 15.(3 分) 汗水本身的滋味是咸的,这是他劳作后的真实感受(1 分)。 汗水中包含着老农劳动的付出/汗水象征着收获的喜悦,所以在他心中是 “香的甜的” (1 分) 体现出老农对土地的热爱/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视(1 分)。 16.(3 分) 色彩角度:播种机为红色,与“红色的帆”颜色相符。 场景角度:播种机在广阔田野上耕作,如同帆船在浩瀚大海上航行。 意义角度:“帆”能使船前进;农人们驾驶播种机,生活也不断前行。 17.(4 分) ① 运用了环境描写 (1 分) ② 写出了秋风的寒凉和树叶的枯黄。 (1 分) ③ 渲染了秋天萧瑟的氛围。 (1 分) ④ 与后文人们热火朝天的播种劳动形成对比。 (1 分) 18.(4 分) ① 迷人在谷粒堆积如山的丰收景象。 (1 分) ②迷人在劳动者脸上真挚的喜悦笑容。 (1 分) 语文评分参考 第 2页 (共 3 页) ③迷人在农人们勤劳朴实的精神。 (1 分) ④ 迷人在秋耕的宏大、热烈的场面。 (1 分) ⑤ 迷人在秋天蕴含的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1 分) (三)本题满分 10 分 19.(4 分) (1)1935 年 (2)为学校创作一首培育学生自强精神的歌曲 (3)雄壮有力 (4)“我们努力!我们前进!” 20.(3 分) ①强调《义勇军进行曲》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价值/聂耳的作品带给人以力量。(1 分) ②写出了对聂耳早逝的惋惜。(1 分) ③ 表达了对聂耳的深深的敬意(1 分) 21.(3 分) ① 概括了该部分的主要内容,让读者迅速把握章节大意。 ② 运用了音乐术语,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感染力,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在逻辑上层层递进。 四、写作(50 分) 评分标准: 分类 分数档 评分标准 1.写作目的明确,选择的文体恰当,文体特征明显。 2.选材立意紧扣题意,中心明确,思考深入。 3.依据文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结构合理。 4.依据情境叙述故事,内容充实,描写生动,符合主题思想的表 一类 50—46 达需要,感情真挚。 5.文学创作想象合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