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36423

高中语文高三年级上华东师大版6.24《伶官传序》课件(57张)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0080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语文,高三,年级,华东师大,6.24
  • cover
课件57张PPT。 1、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2、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 3、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 4、背诵文中重点段落,准确记忆文中的名言名句。 教学目标: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出身寒微,由母亲亲自教学,因家贫,不具纸笔,用荻画地作书。学家。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历史上,他既是著名文学家,又是史学家、金石家。作者简介 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幻灯片 3伶: 乐工,艺人。 伶官:乐工作了官。解题 写作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 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 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中,作者对为庄宗所宠幸并为非作歹、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三人予以鞭挞,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的罪恶行径。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作的序言。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 道理 难道 人力 推究 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的原因 问:作者对天下兴衰持怎样的看法? 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分析第一段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告诉 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 判断句 统治者的确立或即位 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 而 判断句 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一定,应该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 (于),介后 介后 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分析第二段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 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 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 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 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 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当 捆绑 绳索旺盛匆忙的样子第三段分析省略句,介词短语后置用匣子装着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 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或者;探求,考察;迹象使动用法 故方其壮也,举天下之豪杰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