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4386

吉林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18598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测试,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2025-2026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新开始,在新生活中,你们一定有许多“美”的发明。下面 我们就开启“寻美之旅”吧。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寻自然之美 十月的长春,风里都带着诗篇,不必远行,最美的风景,就裁在这座城市的转角与 湖畔。现在,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坠入长春的秋日童话:银杏金黄,湖水碧蓝,午后 阳光穿过枝叶,在石板路上洒下斑驳光影,这里是都市人的,波光ling ling() 帮 (),芦花摇曳,沿河漫步,看夕阳把水面染成金黄,这是属于长春人的浪漫河岸 冠 线.松林依旧苍翠,枫叶已然火红,木栈道上落叶沙沙,每一颅都是大自然债赠的一。 城市与秋色完美溶合,年轻活力遇见成熟韵味,这里是长春走向未来的秋日注脚。 地 1.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摇曳()②波光ling ling()() 郎 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应改为“” 长 3.按顺序把下面的短语填在横线处。(2分) 区 A.诗意栖居 B视觉盛宴 4.结合语境说说。“现在,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坠入长春的秋日童话。”这句比喻句中 织 “积日童话”的本体是 Q分) 5. 名句积累与运用。(7分) 杯 水的变化美 诗句 解 潺谣之水 “峨眉山月半轮秋.口口□口口□口。”(李白《峨眉山月歌》), 这缓缓流动的江水,是诗人对不舍故乡的依恋。 开阔之水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王湾《次北固山下》),以船帆高 悬小景写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之大景将情思融于此美好景致中。 磅礴之水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曹操《观沧海》)突然涌起的滔天波澜, 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不息之水 子在川上日:“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论语》),一刻不停 息的河水,引发孔子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喟。 语文试卷 第」页(共8页)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一11题。(15分) 寻哲思之美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释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我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荟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恩则罔', 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慍,不应而 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闭道也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 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注】:①还:通“旋”,掉转身。②盍:何。③迫:等到。④昭:展示。⑤炯戒:明 显的警戒。 6.阅读完两篇文言文后,有同学认为甲文中“不亦说乎”与乙文中“李生说之曰”中 的“说”字意思相同,你是否认同呢?并说明理由。(3分) 7.阅读选文,根据字义,抄写选文中对应的句子(用原文回答)。(2分) 字义 例句 ①美好,与“恶”相对。 ②友好、亲善。 亲仁普邻,国之宝也。(《左传》) 甲骨文“普”从 ③擅长、善于。 “羊”从“目”, ④爱惜、喜好。 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史记》) 表示十分好看。 8.对【甲】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含义相同,强调 彼此交流求学心得,共同探索为人的道理。 B.“温故”和“知新”关键在于“知新”,这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积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