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4701

【教学评一体化】苏教版二上4.3《认识算盘》(教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22357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一体化,苏教版,认识算盘,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认识算盘》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认识算盘》 课时 一课时 课标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要求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表示数的过程,体会位值制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算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计算工具,本节课通过介绍算盘的结构、计数方法,让学生认识算盘并能用算盘表示数。教材先呈现算盘的各部分名称及上、下珠表示的数值,接着通过示例展示如何用算盘表示数,最后安排拨数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算盘的使用。算盘是数的认识的拓展,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后续学习大数的认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认识千以内的数,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具备一定的数感和抽象思维能力。部分学生可能在生活中见过算盘,但对其计数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较少。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探索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设计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核心素养目标 1.认识算盘各部分的组成,知道“以一当五”。学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多位数,会读写算盘上所拨的数。 2.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3.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的各部分名称,掌握算盘的基本计数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盘上珠子所表示的数值,正确使用算盘进行计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1.看图写数。师揭示:哪一位上有几颗珠子,就在相应的数位上写几,一颗珠子也没有就用“0”占位。2.用圆片摆出123。 师:1个圆片在各个数位上表示什么?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1个圆片在百位上就表示1个百;1个圆片在十位上就表示1个十;1个圆片在个位上就表示1个一。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二、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进行生产和交易的时候,需要计算东西的数量和价格。那时候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方便的计算器和电脑,但是聪明的古代人民发明了一种非常厉害的计算工具。课件出示:师:有哪位小朋友认识它?师:相传,算盘是由一个叫隶首的人发明的。隶首是黄帝时期的一个大臣,他看到人们在计算的时候很不方便,就开始思考怎么能更简单地计算。他观察到人们用石子、树枝来计数,但是这样很麻烦,容易出错。于是,隶首就想能不能发明一种工具,让计算变得更简单、更准确。经过不断地思考和尝试,隶首终于发明了算盘。从那以后,算盘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计算工具,一直流传到现在。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古老又神奇的算盘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它又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呢?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算盘,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板书课题:认识算盘 知道的小朋友回答:是算盘。学生:想。 通过讲述算盘的发明背景和相传的发明者隶首的故事,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让学生了解算盘的起源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算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强调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探究 合作探究,活动领悟探究1:认识算盘师:常用的算盘有以下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