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4868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萨日朗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15241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吉林省,答案,图片,试题,语文,考试
  • cover
萨日朗中学八年期中测试语文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45分】 2025 题号 二 三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1题。(15分】 材料一: 得分 名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得分评卷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班 级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材料二: 乡愁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思乡情结,不仅仅是文学书写的文化现象,它已经成为现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递弃舟,从参多“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 线 都市人构建自己精神家园的桥梁和扭带,通过唤醒过去生活中的种种短暂而美好的回忆, 南屏,准足于悬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来据石”而饮之。自普 记我和传承一个民族共有的历史文化脉络。乡愁是总母手中的那根丝线,缝缝补补的岁 宁几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女大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澈澈悲鸣,殆非人 内 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月依然那么好看:乡愁是老家屋顶上的那心炊烟,远远近近的呼唤还是那么温暖:乡愁是 (节选自秦观(龙井题名记)) 不 老家树冠上的那只鸟窝,岁岁年年的梦里总能解化春天;乡愁是故乡门前的那条小河,活 【注释】①深:雨过天晴。②参寥:僧人的法号。后文的“辨才”也是僧人的法号。③据 要 蹦乱跳的童年还在心中撒欢。 石:靠着石头。④行:将要。 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材料三: 答 (1)短暂() (2)那1心炊烟() 咏月 【唐】李建枢 题 2.“它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构建自己精神家园的桥梁和杻带”中有一个词书写错误,这个 词是 ,正确的写法是 。(2分)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坪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3.“传承”中“承”的意思是()(2分) 密 C继续:接续。D.接受(命令或吩附) 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托着:接着B.承担 A.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B.相与步于中庭(相信) 封 4.仿照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C.盖竹柏影也(大概是)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7.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线 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名句。(7分) 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外 “望”字在甲骨文中很像一幅表意的画,即一个人踩在高处睁大眼睛看向远方。我 们的古诗中就有着千姿百态的“望”:余晖中望去,(1)“树树皆秋色, 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脍炙人口的写月名句,请你任选一 不 个角度加以评析。(3分) (《野望》),王绩在满目秋色中更感萧瑟:登楼而望,先见 4 时空苍花,再看江面暮色沉沉、烟雾笼罩,崔颗不仅发出(2) 个 9.下列关于三则材料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共)(2分),1小…T年 A材料二中“皆寂不闻人声”中的“闻”的意思是用鼻子噢到。,以 B.材料一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黄鹤楼》)的思乡之叹:乘舟远望,李白笔下(3) C.材料一中的“元丰”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 天衣种件」3液3于, 姓 D.材料三是一首七言诗,诗中的“婵娟”借指月亮。 小好.方艺的上中“》 《渡荆门送别》)的山水风光,尽显辽远壮阔之景象:曹植 10.材料三借月亮的圆缺,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华力::, 名 驻足张望,但见:(4) ((梁 生 甫行》),这家园荒凉,狐免出没的景象真实记录了百姓流离失所的生活,令人感低。 4 座位序号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