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7776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4)

日期:2025-11-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379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上册,九年级,人教,格式,第五,单元
  • cover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学情分析:初三(3)班的同学,优生少,基础薄弱学生多,学生不够自信,他们是第一次通过实验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在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能力较弱,逻辑推理也较弱。这是学生学习的障碍点。这节课将让学生参与到设计实验和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证据意识,让学生初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建立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初步形成定量认识物质变化的质量视角和守恒意识。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实验方案,初步形成基于证据推理的科学思维。 4.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发展史的学习,感悟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守恒观的建立。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微观本质的阐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请书写下列化学变化的符号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2.硫在氧气中燃烧: 。 导入: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同时还伴随着发光放热的能量变化,现象发生等,那么,在化学变化发生的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改变吗?这节课,我们一起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书写表达式并展示 通过旧知,引入新的知识,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发展,明确接下来定量实验研究的目的 环节二 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 提问:化学反应发生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比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思考 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过渡到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二) 作出猜想 提问: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你的猜想是 。 (选下列数字填空) 1.化学反应发生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发生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化学反应发生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公布:课前学情检测的占比人数 叙述:大家说得非常好。同学们的想法也是几百年前科学家们的想法。接下来,让我们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连线,了解科学家的探究结果 寻找证据:AI视频展示跨越时空的交流,施塔尔、波义耳和拉瓦锡提出自己的观点 叙述:通过大量实验,科学家验证拉瓦锡的观点是正确的。拉瓦锡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什么原因呢?他们的实验装置不同。他对前面科学家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怎样的改装? 叙述:为什么有些质量出现大和小的情况,只是人们错误的称量方式,没有把生成的气体和参加反应的气体算进去,造成实验体现不出质量相等。通过大量、精确的密封装置的实验,确定了质量守恒定律。是不是真的呢我们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老师在大家桌上提供了两套密闭的实验装置、托盘天平和示例,请结合图设计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作出猜想 听讲,了解其他人的想法 听讲,了解科学家通过实验提出的正确的想法 回答:密封 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进行智慧的碰撞 学会寻找过往证据支持自己观点的方法,了解科学家的探究历程,感受科学的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培养分析能力 (三)设计实验 并预设实验现象和质量关系 布置任务:大家桌上提供了两套密闭的实验装置和托盘天平,请结合图设计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并把预设的现象和总质量的关系尽可能的填入任务单中 展示示例实验1,让学生讨论书写设计实验2 巡逻,解答小组设计实验疑问,纠正操作风险,排查学生实验的问题,优化实验设计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生生、师生互助完善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