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8930

第4讲 透镜及其应用 (含答案) 2026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北京)

日期:2025-11-1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0次 大小:4381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透镜,及其,应用,答案,2026年,中考
  • cover
第4讲 透镜及其应用 目标领航 构建知识网 考点通关 直击考什么 考点1 透镜的分类及作用 形状 对光线的作用 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①_ _ _ _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②_ _ _ _ 要点提示 巧记三条特殊光线 过“心”不改; 过“焦”平行; 平行过“焦”。 如何判断凸透镜焦距大小 同种材料的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越小,折光能力越强。 夯基对点练 1.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 _ _ _ 透镜,对光线有_ _ _ _ 作用,把“艾”放在透镜的焦点位置能使“火生”是因为光具有_ _ _ _ 。若想提高冰透镜取火的效果,应把冰透镜的形状打磨成_ _ _ _ _ _ _ _ (选填“面积更大”或“表面更平”)的结构。 考点2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距 成像特点 成像光路图 ③_ _ _ _ _ _ _ _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④_ _ _ _ 、等大、实像 (测焦距) 倒立、⑤_ _ _ _ 、实像 (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 不成像 ⑥_ _ _ _ 、放大、⑦_ _ _ _ (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要点必记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1)静态规律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 (2)动态规律 注意:“近”指靠近透镜;“远”指远离透镜。 考点3 眼睛和眼镜 近视眼 远视眼 成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⑧_ _ _ _ ,成像于视网膜⑨_ _ _ _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弱,成像于视网膜⑩_ _ _ _ 成像示意图 矫正方法 佩戴 _ _ _ _ _ _ 制成的近视眼镜 佩戴 _ _ _ _ _ _ 制成的远视眼镜 矫正示意图 知识拓展 正常眼睛成像原理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到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夯基对点练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凸透镜成虚像时,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 (2)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 (3)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则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不会相交。( ) (4) 当拍摄的二维码照片超出手机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 ) (5)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 (6) 行车记录仪镜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 (7) 用户使用智能锁进行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 3.[跨学科实践] 小乐用焦距为和两个凸透镜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自制望远镜。在教室用该望远镜观察校园里的物体,他需要调整镜筒的长度,通过实践研究他发现:物镜和目镜之间的最佳成像距离约为_ _ _ _ 。 重点实验 多维透析 实验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新课标 探究类必做实验 实验操作: 1.本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光屏上烛焰的像。 2.实验前需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测焦距的方法: (1)用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凸透镜上,来回移动光屏,当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光斑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 (2)当物体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倍焦距。 3.观察虚像时,人眼应在物体的另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 交流评估: 1.在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 (1)物距倍焦距; (2)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3)像距太大,超出光屏在光具座上距透镜的最大距离。 2.动态变化规律 分类 操作细节 成像变化 因距离而变 凸透镜不动,蜡烛与光屏互换 成像仍清晰;放大像变缩小像(缩小像变放大像) 蜡烛和光屏不动,适当移动凸透镜 成像仍清晰;放大像变缩小像(缩小像变放大像) 因焦距而变 换焦距小的凸透镜(加凸透镜) 折光能力变强;物距不变,像距变小,像变小 换焦距大的凸透镜(加凹透镜) 折光能力变弱;物距不变,像距变大,像变大 因燃烧而变 蜡烛不断燃烧 光屏上的像上移(可向上调光屏或向下调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