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说明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快乐伙伴”编排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三篇课文。前两篇是童话,第三篇是儿童诗。课文不直接讲道理,而是从不同视角表达了伙伴间珍贵的友谊,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相处。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与第六单元“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形成呼应,呈现理解词语的层级学习目标。联系上下文是最常用、便捷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上下文即“语境”,在童话故事和儿童诗的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较陌生的词语。这一语文要素在《树和喜鹊》中以泡泡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自主了解词义。在《怎么都快乐》的课后,安排了“拓展活动”栏目,这是统编本教材首次出现“拓展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单元学习内容,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和伙伴之间有趣的事,既实现了课堂学习的延伸,又深化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增强了表达素养。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安排学习音序查字法,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向自主识字和自主阅读。 二、单元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如下: 第三单元 学习目标 1.了解主题“快乐伙伴”,在“我是你的好朋友”的情境中展开学习 2.认识和会写相应的生字和多音字,5个新偏旁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中的对话;知道哪些词语要重读;朗读儿童诗《怎么都快乐》,读好感叹句;朗读、背诵古诗《赠汪伦》 4.能运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理解“孤单、轮流”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表示游戏活动的词语 5.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伙伴之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 6.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借助查字典认识生字 7.打电话时,能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接电话时,能听明白主要内容;接打电话时,能使用礼貌用语 8.和大人一起读儿歌《谁和谁好》,感受与小伙伴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拓展阅读《我的兔子朋友》《我有友情要出租》等同主题读物 三、任务设计框架 根据本单元的内容编排与学习目标,确立单元学习情境与主题为“我是你的好朋友”,将语文园地中的相应内容与主题勾连,适度调整教学顺序与板块,并设计相匹配的拓展阅读。本单元共设三个学习任务,七个学习活动。单元整体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学习任务一:认识童话里的好朋友(共4课时) 活动一:阅读《小公鸡和小鸭子》。 这是一篇关于友情的童话故事。题目以“和”把小公鸡和小鸭子联系起来。课文层次清晰,通过两个场景表现小公鸡和小鸭子这对好朋友的互帮互助。第一个场景是“草地上”,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第二个场景是“小河边”,小鸭子奋力救起落水的小公鸡。两幅插图很有童话色彩,分别对应课文中的场景。在教学中,要利用情境和汉字构字规律随文识字或集中识字,引导学生在文字和图画情境中进入角色体验,联系语境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偷偷地跟”“飞快地游”等词语及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理解“好朋友”的含义。 活动二:阅读《树和喜鹊》。 童话《树和喜鹊》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和前一课的题目一样,也是“谁和谁”的结构。课文按时间顺序展现了树和喜鹊由孤孤单单变得幸福快乐的过程。课文在写作上有诗化的特色。每两段讲述一个画面,都是先进行场景描写,再另起一段,用一句话写出树和喜鹊的感受,叙述有变化,有统一。本课几组相对的词语是教学的切入点,比如“从前———后来”“孤单———快乐”“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可通过词串教学、随文学习的方式理解、掌握、拓展。通过对句子的比较、变式,丰富朗读的形式,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