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9168

5《树和一下喜鹊》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202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树和一下喜鹊,教学设计
  • cover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很、孤”等生字和尸字头,读准多音字“只”,会写“从”“好”等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安安静静”等词语。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哪些词语读得重一点。 4.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感受朋友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1.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想想哪些词语要读得重一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活动一、活动二为第一课时;活动三、活动四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读故事,初遇“孤单” 一、图片导入,认识“树和喜鹊”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伙伴”的故事。瞧,故事的主人公是它们(树、喜鹊)。你能不能在它们俩中间加一个字,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和)像这样在两个事物之间加一个“和”,它们就牵手成为好朋友啦! 小公鸡和小鸭子 树和喜鹊 2.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单元整体导入,由整体到部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用“和”字链接旧知,让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激发读故事的积极性。) 二、听老师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听清生字字音,想一想:树和喜鹊开始怎么样?后来变得怎么样了? 2.交流:引导说清楚“树和喜鹊开始怎么样?后来变得怎么样了?” 最初,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后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3.出示词语: 从前 孤单 后来 快乐 读词语,再把四个词连成句子,师引导:从前,树和喜鹊很———孤单;后来,树和喜鹊很———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课文,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语感,提升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梳理树和喜鹊不同阶段状态的关键词,学生能更加清晰直观地把握课文脉络。) 三、自由朗读课文,随文学习字词 1.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2.读后反馈,随文学字词。 课文中有两个难读的句子,你能读好吗? (1)出示句子1: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出示“只有”“一只”,指名读。这里的“只”是多音字,在这两个词语里读不同的读音,请你带同学们读一遍。 (2)出示句子2: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指名读句子,齐读。 随文学词:叽叽喳喳。 引导发现:喜鹊的叫声是?(叽叽喳喳)这里还有一个词和“叽叽喳喳”的样子有点像,是哪一个?(安安静静) 出示:叽叽喳喳 安安静静 这样的词语你还会说吗?(开开心心 平平安安 快快乐乐)像这样前两个字一样,后两个字也一样的词语有一个名称,我们叫它“AABB”式词语。 随文学词:打招呼。 这只喜鹊叽叽喳喳,其他喜鹊也叽叽喳喳,这就是互相———打招呼。出示词卡,读词语“打招呼”。 创设情境:早上上学的时候,你遇到了同学、老师会———打招呼;放学了,你在家长等候区看到了家人,也会打招呼。(请同学模拟以上情境打招呼)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综合了阅读、识字、理解和表达等多个语文学习要素。从难读句子中学习词语,把识字与读文有机结合,让识字更有趣、有效。) 活动二:再读故事,理解“孤单”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 1.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的意思。 (1)指导读泡泡图中的提示。 (2)再读第一自然段。从前,为什么树和喜鹊都感到孤单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1~2自然段,找一找,把重要的词语圈画出来。 (3)交流。三个“只有”,出示: 只有一棵树 只有一个鸟窝 只有一只喜鹊 从“只有”“一棵”“一个”“一只”感受树和喜鹊很孤单,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