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怎、独”等生字和偏旁车字旁,读准多音字“乐”“得”。会写“快”“乐”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 3.联系上下文理解“独自”“轮流”等词的意思;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 4.能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交流自己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体会伙伴之间相处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读好文中的感叹句,体会儿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互动:快乐“天气预报”。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教师说“下小雨了”,学生就用双手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教师说“下大雨了”,学生就用力鼓掌;教师说“下暴雨了”,学生就双手拍桌;教师说“天晴了”,学生立刻安静坐好。 2.师生对话,揭示课题。 (1)出示学生课间快乐的活动图片,引导学生用“谁在干什么?”的句式回答。 (2)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和“快乐”有关,题目是———怎么都快乐”。 (3)教师板书课题,强调“快”“乐”的笔顺,学生书空。 3.指导读好课题。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怎”。出示字卡,教师范读,强调“怎”是平舌音,读前鼻音,识记字形(小船挂帆起浪花,组词:怎样)。指名读,开火车读。在《姓氏歌》中学过了“么”,强调“么”读轻声,指名读“怎么”。 (2)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做铺垫。随课题识记生字“怎”,关注“快”“乐”的笔顺,强化了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把握,更好地帮助学生牢记汉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标注小节序号。 2.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 4.出示生字,识认。 怎 独 跳 绳 当 还 乐 得 羽 球 劲 轮 排 指名读生字,关注前鼻音和后鼻音。 5.齐读课文。 6.关注每个小节的开头,初步理解课题意思。 (1)出示: 一个人玩,很好! 两个人玩,很好! 三个人玩,很好! 四个人玩,很好! 五个人玩,很好! 许多人玩,更好! (2)学生自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小结:每个小节开头都是感叹句,告诉我们不管是几个人在玩,都很好!都很满足!这就是———(出示课题)齐读。 (4)学生再次齐读每个小节的开头。 (设计意图:在初读阶段,引导学生关注每个小节的开头部分,发现其特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题意思,初步体会儿童积极乐观的态度。) 板块二:学习课文,感受玩的乐趣 1.学生自读第1小节,思考:为什么一个人玩很好?(板书:一个人玩)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独自、静悄悄”的意思。 (1)小结:这样一个人叫———独自。“独自”就是一个人,没有其他人。 出示字卡,这就是“独自”的“独”。指名读。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加一加:反犬旁加虫。组词:孤独、单独) (2)独自一人安静地玩,没有人打扰,没有声音吵闹,这就叫“静悄悄”。 (3)独自一人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边读边圈画。 (4)学生交流。 出示:折船 折马 踢毽子 跳绳 搭积木 看书 画画 听音乐 3.学习“踢毽子”“跳绳”。 (1)请会踢毽子的小朋友说一说怎么玩的。齐读“踢毽子”。 (2)指名读“跳绳”,强调“绳”是后鼻音,齐读。 (3)出示“跳、绳”字卡,交流识记方法。 (4)小结:“跳”左边是足字旁,表示字的意思与脚有关,像“跳高”“跳远”“跳舞”;“绳”左边是绞丝旁,表示它的意思和丝线有关。 4.学习多音字“乐”。 在上一课中,树和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