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9773

第18课《昆明的雨》课件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3688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8课,昆明的雨,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同学们,提起“雨”,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和感受?然而,在作家汪曾祺的笔下,昆明的雨却别有一番风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文《昆明的雨》,去感受那份独特的美。 学习目标 1.感受文中所展现的昆明的风土人情,体会昆明雨季的特点,丰富审美体验。 2.品味文章写景抒情的艺术,体会“我想念昆明的雨”中寄寓的情感。 3.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在四野南下工作团。1950年后曾担任《北京文艺》《民间文学》等刊物的编辑。1962年到北京京剧团任编剧,曾参与改编京剧《沙家浜》。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初读感知,梳理雨季特点 1. 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直接描写昆明雨季特点的词语和句子。 2. 提问:作者开篇就说“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他最终画了什么?题了怎样的字? 思考: 为什么文章开篇要描述给宁坤的画? 给宁坤的画中有带有昆明雨季鲜明特色的仙人掌、菌子、花等,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描述。 提问:作者用哪几个词概括了昆明雨季的总体特点?请从文中找出。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牛肝菌 青头菌 合作探究,品味“雨之韵” 【任务一】“明亮”在何处 提问:昆明的雨季为何是“明亮”的?这与我们通常对雨季的感受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原文:“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浓绿反衬出雨季的湿润与生机,这种绿是鲜亮的,而非灰暗的。 这里的“明亮”不仅是视觉感受,更是一种心理感受,是雨季带给人的清新、舒畅之感,与江南梅雨的“潮湿闷热”形成对比。 【任务二】“丰满”有何物? 小组合作:默读课文,找出作者具体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哪些“物”与“事”来表现“丰满”的特点?完成以下表格 描写对象 具体内容/细节 给你的感受 植物 人物活动 仙人掌、各类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油菌等)、杨梅、缅桂花、木香花 卖杨梅的苗族女孩、送缅桂花的房东、与德熙在小酒店喝酒 物产丰富,生机勃勃 人情味浓,生活闲适 重点品味: 1.“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滑,嫩,鲜,香,很好吃。 从触觉、味觉、嗅觉多角度写其美味,物产的丰饶。 2.“一棵缅桂树……满树绿叶,开着洁白的缅桂花,香气逼人。” 视觉、嗅觉,写出生命的饱满。 小结:“丰满”既指雨季物产的丰富多样,也指草木生命的饱满旺盛,充满了生活气息。 【任务三】“情”从何处生? 讨论:课文第2段和第11段两次重复说“我想念昆明的雨”,这两处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作者想念的仅仅是雨吗?   第2段: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结构上,承接上文画作中的相关内容,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   第11段: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照应前面第2段的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找出“使人动情”的人和事,品读重点句。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娇娇的。” ———声音的甜美,让人心生怜爱。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 ———房东的温情,邻里关系的淳朴,让人感动。 “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雨中的闲适、友情的温暖,让作者四十年后仍念念不忘。 品味下列标红的词语,体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1)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这四个字从不同角度写出了牛肝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