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70028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1756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0课,近代,以来,世界,易与,文化
  • cover
《历史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一、设计思路 部编教材《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是该教材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第二课,教学内容有“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二目,第一目为历史环境,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第二目是重心,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同时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对这一课的教学要求是: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据此笔者认为本课教学重心应该放在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从学术研究看:对文化交流国际化,学界中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层出不穷。关于茶文化方面,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茶文化随着世界贸易的扩展对世界各国的茶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各国在吸收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自身文化的特点,其中尤以英国“下午茶”和“日本茶道”最为突出。总的来说,近代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商品的流动使各国文化在交流中交融、在互鉴中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从教学资源角度看,围绕“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有大量可供研讨的史料。从学情分析看,学生学习本课的疑点主要围绕在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关系、文化如何互鉴与发展等。 基于以上,笔者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立意:商品流动推动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在互鉴中发展。根据第六单元的“单元分析与问题设计”,本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关系。将此问题实行关键问题层级化处理,笔者为本课设计了由三个主问题构成的一组问题链:近代以来推动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为什么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怎样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依据教学主题及这一组问题链,将教材整合成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茶文化的传播路径———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主要按时空讲授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及推动因素;第二部分:茶文化的商品载体———商品流动推动文化传播,阐释商品流动推动文化传播的唯物史观;第三部分:茶文化的国际化———文化在互鉴中发展,以此点明本课教学立意:商品流动推动文化传播,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为了配合以上问题链的解决,笔者设计了相应的学习任务———任务一:根据教材,结合时空,在地图与时间轴上梳理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过程,来解决主问题一,近代以来推动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任务二: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阐释茶叶等商品中蕴含的茶文化,来解决主问题二,为什么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任务三:结合饮茶习俗,分析各国饮茶文化的不同,来解决主问题三,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怎样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三个学习任务依据主问题链设计,既解决了主问题链的问题,同时逻辑上层层递进,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商品流动推动文化传播,经济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指向本课的教学主题。 二、教学目标 基于商品的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借助问题链的引导,通过对各种史料的叙述与解释,设计学习任务,使学生知道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的时空分布,论证商品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理解商品和文化的关系,阐释各国文化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在关注学科素养五大方面涵养的同时,聚焦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的培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交流国际化的表现 教学难点: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四、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材料一:《指环王》电影中,霍比特人比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