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件: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足球组合技术 课型 新授课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九年级 学段 秋季 版本章节 人教版第三章 教学目标 1.技术理解与自主规划:学生通过实操练习,理解传接球射门组合技术的比赛价值,能简单说明其对灵活性、速度、耐力的提升作用;并结合自身传射短板,制定含目标、内容、时间的简短训练计划,同步在练习中强化装备、场地等安全意识。 2.锻炼习惯与情绪管理:学生课后主动参与足球练习,以规律运动助力健康、愉悦心情;面对传射失误等挫折时能调控情绪,在小组传接配合中培养责任意识与协作精神。 3.活动参与与素养养成:在教师激励和同伴帮助下,学生主动加入不同难度的足球游戏与比赛,积极承担传球、射门等角色;过程中尊重对手、遵守规则,赛后客观分析胜负,不骄不躁,同时提升技术应用熟练度与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传、接、射门技术衔接。 教学难点:传、接球与射门衔接的流畅度。 学情分析 本次课参与学生初三年级二班,学生共40人。学生理解技术概念是有差异的,并且掌握动作的水平也是有差异的。由于足球技术有一定的技巧性,相对于其他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较难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耐性不够,可能导致学生逃避学习或产生厌倦的情绪,此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及时鼓励。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就可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学生心理素质还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并变换不同的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活动,多给学生创造、思考、表现的机会用欣赏的目光,鼓励的语言,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准备 1.场地规划:选用标准足球场或适配九年级学生的小型场地,划分技术练习区、游戏区、比赛区,用标志盘明确区域边界。 2.器材清单:准备足量足球(按学生人数 1:1 配置)、标志盘 50-60 个、训练背心(至少 2组不同颜色,便于分组)、球门2-4个、秒表1-2块、哨子1个。 3.安全检查:课前排查场地平整度,清除碎石、杂物等安全隐患;检查足球气压是否适宜,球门框架稳固无松动。 教学过程 课程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与学法 开始部分 2’ 一、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布置本课任务,安排见习生。 集合地点:足球场 1.体育委员整队向教师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 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 5’ 一、球操 1.上肢运动 2.体侧运动 3.腹背运动 4.踢腿运动 5.侧压腿 二、运球 绕场地运球,听哨声急停做踩球、拉球、荡球动作 教法: 1.教师口令指挥。 2.学生集体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思想集中,跟上节奏。 教法: 教师哨音指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增强球感,“与你的足球交朋友”。 要求:动作正确到位,不要害怕失误,球跑掉捡回来继续练习。 基本部分 30’ 一、传球+接球+射门组合技术 重点:传、接、射门技术衔接。 难点:传、接球与射门衔接的流畅度。 易犯错误:传接球熟练度不够,造成停球失误,射门动作不流畅。 纠正方法: 1.基础传接训练:两人近距离交替传球,专注用脚内侧控制触球力度与方向,确保停球在身前30-50厘米,每天练20分钟射门; 2.停射衔接练习:队友传不同高度来球,接球后立即衔接推射/抽射,固定转身、摆腿动作; 3.对抗模拟:加一名防守球员干扰,练在压迫下稳定停射,逐步提升熟练度与流畅度。 组织教法: 一、教师示范、讲解、再示范组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