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70421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无锡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1605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江苏省,11月,答案,试题,语文,考试
  • cover
2025-2026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分值: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 · 雪》) ②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汉文有道恩犹薄,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④ ▲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九三阅兵”上铿锵有力的步伐与气势磅礴的国威,象征着国家正以坚定姿态迈向伟大 复兴。这令人振奋的场景,完美诠释了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 ”两句所表达的冲破险阻、实现宏伟抱负的坚定信念。 ⑥无数仁人志士心怀天下,始终以造福天下为己任,这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倡导 的“ ▲ ▲ ”的政治抱负一脉相承。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12分) ①无锡的历史文化,不仅藏在水弄堂的桨声里,反而刻在古桥的石缝间。②南长街的老 茶馆里,评弹艺人拨动三弦,吴侬软语唱尽千年故事,那是先辈留下的zhēn(▲ )言。 提醒着后人对传统的敬畏 — — 对这份厚重,谁也不敢有半分xiè(▲)渎。 ▲ 。③惠山脚下,泥人匠人恪守着“一印二捏三彩绘”的古 法,指尖的泥团在时光里流转,憨态可掬的大阿福便有了灵性。不远处,锡绣艺人飞针走线, 丝线与绢布纠缠,绣出的运河帆影与窗棂外的真景相映,竞如一幅流动的画, ▲ o ④从清名桥的石拱到寄畅园的叠石,无锡的文化从不是静止的标本,而是在匠人的坚 守与时光的浸润中,活成了“传统”与“生活”交织的模样,每一处都透着生生不息的温度。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恪 ( ▲ ) 守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zhēn(▲ )言 x i è ( ▲ ) 渎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 一 项是(3分)(▲ ) A .栩栩如生 B .浑然 一体 C .相得益彰 D .相映成趣 (4)下列句子填入文中第二节开头波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然而,无锡的魅力远不止于听觉艺术,史在于那些可触可感的匠心之作。 B.这份敬畏,同样沉淀在惠山脚下的指尖技艺里。 C.由此可见,对传统艺术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D.与之相比,现代技术的冲击让传统工艺面临挑战。 (5)划线句有语病的是(3分)(▲ A.① B. ② C. ③ D. ④ 3.班级即将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组织演讲活动,请你和同学们积极准备。(9分) (1)【筛选演讲标题】下列同学们拟写的演讲题目,你认为不合适的一项是(3分)(▲ ) A.逆风翻盘,向阳而生 B.细节决定成败 C.步履坚定追梦人 D.少年志,山海行 (2)【完善演讲提纲】小语给你看他的演讲提纲,请你帮忙增加一个分论点。(3分) 题目:执恒之笔,绘就人生华卷 中心论点:青少年当持之以恒,逐梦前行绽芳华。 分论点一:持之以恒,助背少年突破学业瓶颈。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持之以恒,引青少年走向人生正轨。 (3)【调整活动配图】小语为本次演讲活动设计了两张主题背景图。你认为哪一幅图更 好 请说明理由。(3分) 图 1 图 2 答: 二、阅读与鉴赏(61分) ( 一 ) ( 2 2 分 ) 【甲】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① (唐)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关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②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乙】 禹锡,字梦得,中山人,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工为文章,才力雄大,与柳宗元友善,齐 名,时称“刘柳”。宗元善为文,禹锡尤精诗。既谪沅、湘间,为江山风物所荡往往指事象 形托于讽咏以谲速时病,虽云谪居,而谈笑自若,不改其乐天易直之性。 是集也,编次其诗文,得若干卷,而为之序曰:禹锡之诗,如高山之巅,峻拔壮丽,不 可逼视;如长江之水,浩渺无涯,不可涯挨。其文则江洋恣肆,变化无端,如风云之出没, 不可捉摸。 禹锡之为人,亦自有其不可及者。其志节之高,行谊之笃,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