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人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 《推和拉》教学设计 课题 2.4 推和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能说出推和拉都需要用力; 2.学生能知道推和拉都是常见的力,了解推力能使物体远离自己,拉力能使物体靠近自己。 科学思维: 1.能分析推力和拉力的特点。 2.通过体验推和拉的游戏、实验,能简单描述推和拉时物体的变化,初步培养观察、分析的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 1.学生能参与推和拉的游戏、实验,以及纸蝙蝠制作等活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对力的探究能力。 态度责任: 1.能对推和拄现象感兴趣; 2.激发学生对力的探究兴趣,培养在游戏、实验中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的态度,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推和拉是常见的力,知道推力使物体远离,拉力使物体靠近。 难点:能准确描述推和拉时物体的变化及原因。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导入 1.展示衣柜门开关的图片,提问:“同学们,怎样用力才能让衣柜门打开或者关上呢?”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推”和“拉”的概念。 2.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推和拉’,看看推和拉有什么特点。” 课 程 学 习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感受推和拉 组织学生玩“推和拉”的游戏,说明游戏规则:两人一组,相互推或拉,脚往后移或者后脚离开地面为失利,游戏时要注意安全。 游戏结束后,提问:“玩游戏时,大家身体有什么感受?获胜或失利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交流,得出推、拉都需要用力,推和拉都是常见的力。 活动二:谁远谁近 让学生分组进行推、拉椅子的实验,发放实验记录表,指导学生填写“我如何做”“预测椅子离我的位置”“实际椅子离我的位置”。 实验后,组织学生交流,得出初步结论:当推椅子时,椅子远离我;当拉椅子时,椅子靠近我。 活动三:推和拉的应用 展示推、拉抽屉和开关门的图片,提问:“推、拉其他物体也是这样吗?”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总结:推力使物体远离自己,拉力使物体靠近自己。 拓展与应用 活动:制作之蝙蝠 指导学生制作纸蝙蝠,讲解制作步骤:对折彩纸、进行剪切、推拉翅膀。 学生制作纸蝙蝠,然后推拉纸蝙蝠的翅膀,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讨论: 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纸蝙蝠,描述推拉翅膀时的现象,如“推拉翅膀时,纸蝙蝠的翅膀会动,好像在飞”,并说一说原因(因为对翅膀施加了推或拉的力,力让翅膀位置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如推桌子、拉窗帘等。 课堂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和拉都是力,推力能让物体远离我们,拉力能让物体靠近我们。大家还动手做了纸蝙蝠,通过推拉翅膀看到了有趣的现象。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观察生活中推和拉的现象。 板书设计 4.《推和拉》 1、推和拉都是力,都需要用力。 2、推力:使物体远离自己。 3、拉力:使物体靠近自己。 4、例子:推衣柜门、拉抽屉、开关门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游戏、实验和手工制作,激发了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数学生能认识到推和拉是常见的力,以及推力和拉力对物体的作用。但部分学生在描述实验现象和原因时,表达不够清晰,后续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游戏环节,要更强调安全,避免学生过度用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