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71610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30454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四川省,语文,答案,图片,试题,考试
  • cover
13.把材料中画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2)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 14.请结合材料,分别简要概括李白、杜甫二人仕途不顺的直接原因。(3分) (四)阅读V(本题共2小题,9分) 风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移居二首(其一) 东晋 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亲心人,乐与数展夕。 怀此颜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尔由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效,疑义相与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以叙事手法,表明诗人移居并非迷信风水,而是另有缘由。 B.“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用心理描写,体现诗人渴望与心地淳朴的人朝夕相处。 C.“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借夸张手法,表现诗人对物质生活的不屑。 D.“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以场景描写,描绘了诗人与邻里共赏奇文、剖析疑义的场层。 16,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 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你在一个深秋的夜晚,与挚友在江边话别,月色朦胧,江水悠悠,可以用《琵 琶行》中“ ”两句借月抒发别离之绪。 (2)“菊”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陶渊明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其隐 逸的思想,李清照却在《声声慢》中以“ ”写菊花零落 之状,又慨叹“ ”,以菊花无人采撷抒发自己的孤寂之情。 (3)当我们解释成语“爱屋及乌”的含义时,可以引用《诗经·静女》中 。”的诗句,来体现因喜爱之 人而喜爱其赠物的情感逻辑。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研究是示心多用同时做人件事不是一个好习烟不仅方可熊伤脑而具还不 会捉高效染。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多线程的计其机,但计其能力有限。如果我们同时处理 多项任务,每个任务被分配到的资源就会诚少。多任务处理让我们的大脑能够分配的总资 源整体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为“认知负荷”。任务越复杂,就越需要更多的注意力、认知 负荷也忧越大。而长期处于这样的认知负荷,会对我们的大脑产生A的影响, 高一还丈第6页(共8页) 在一项研究中,为了探究一心多用对大脑的影响,研究人员扫描了75个参与实验人员 的大脑,并调研了他们平时多任务处理的时间,结果表明一个人在平时一心多用的时间越 久大脑发生的变化越明显:其前扣带皮层脑区的灰质减少了,而这个脑区和人的认知能力 B。但在之前的研究中,习惯于一心多用的人确实在有关注意力的检测中落于人后。 正因为影响了大脑的认知,学习能力也同样被影响了。对于在课堂上越来越多使用电 脑、平板和手机上课的大学生们来说,一心多用是取得好成绩的毒药,有研究表明,在平 常的学习中,同时用平板、手机等处理多项任务的学生GPA(成绩平均绩点)会更低。当然 不仅仅是对于大学生,对于婴儿和小学生也是一样,在写家庭作业或者玩玩具的同时看电 视,对于他们的成绩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一项针对318名受试者的研究中,平时一心多用更多的人更容易 感到焦虑和抑郁。这下真不是一般的问题了,本来以为一心多用早点干完工作可以开心点, 结果这下C一了。 1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 得改变原意。(4分) 19.请在文中划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3分) 20.下列句子中的“真”和文中第四段加点的“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他真是个热心肠的人。 B.这幅画真像名家手笔。 C.这下真要来不及了。 D.你真该好好反思一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