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准考证号 山西省2025一202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阶段二质量检测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 (-) 1.班级开展“涵泳诗心”古诗文名句积累活动。请将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 线上。 (10分) 漫步·山水画卷:诗人以笔作画,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风景。这里,有郦道元《三峡》中 “重岩叠嶂,(1)▲”的险峻山势;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2)▲”的 壮丽边塞;有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3)▲,(4)▲”,莺燕忙碌的早春生机;有 吴均《与朱元思书》中“风烟俱净,(5)▲”的江天澄澈。 聆听·情志咏叹:诗人以诗言志,向我们倾诉着一份份真挚的心声。这里,有《庭中有奇树》 中“攀条折其荣,(6)▲”的馨香思念;有曹植《梁甫行》中“(7)▲,寄身于草 野”的沉痛叹息;有李白《渡荆门送别》中“(8)▲,万里送行舟”的绵长乡愁;有曹操《龟 虽寿》中“(9)▲,(10)▲”,老而弥坚的雄心壮志。 2.崔颢的《黄鹤楼》被推崇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诗中叠词的巧妙运用,极大地增强了 作品的感染力。请从以下诗句中任选一个叠词,结合诗句内容赏析其妙处。 (2分) 黄鹤楼(节选) 诗歌赏析卡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我的赏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鹅洲。 语文第1页(共8页) (二) 班级开展“品读文心”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第3一7题。 【甲】 【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 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 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 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 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 奇者。 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2分) (1)夕日欲颓颓:▲ (2)念无与为乐者念:▲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翻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翻译:▲,△ 5.面对自然美景,陶弘景感叹“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苏轼则感慨“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这两句结语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丙】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①,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②奥巧③,石径曲折, 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④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 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⑤海, 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⑥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⑦结 室之想矣。 (节选自袁宏道《天目》)》 【注】①缟:未经染色的白绢。②骨:山岩的骨架。③奥巧:幽深奇巧。④县:同“悬”,悬挂。⑤琉 璃:色彩斑斓的宝石或上釉的彩瓷彩陶。⑥修真:修养德行。⑦出缠:佛教用语,指离开尘世。 6.请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释义 叠山皆壑 【查阅字典法】①满。②满足。③圆满。④增长。 (1)▲(填序号) 晓起看云 【课内迁移法】晓雾将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 7.袁宏道是否属于陶弘景笔下的“能与其奇者”?请结合【甲】【丙】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3分)》 语文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