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散文的分类 散文是一种形式上自由灵活,内容上以抒写自己见闻和感受为主的 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相对于诗歌、小说、戏剧来说,缺乏明显的文本 特征,所以称之为“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 散”指散文的取材自由广泛,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不散”主要指文 章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类别 特点 教材例文 叙事性 散文 写人叙事 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侧重在叙事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或作者的情感 七上《散步》《再塑生命的人》 七下《老山界》《阿长与〈山海经〉》 八上《背影》 回忆性 散文 在叙述中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通过片段重现进行阐述 七下《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八上《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 类别 特点 教材例文 抒情性 散文 状物抒情 散文 一般不详细叙述事件的具体过程,而是通过人、事、物、景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现特定的精神或主旨 七上《雨的四季》 七下《紫藤萝瀑布》《土地的誓言》 八上《白杨礼赞》 写景抒情散文 七上《春》《济南的冬天》 游记散文 以游踪为线索,重点描 写景物,并表达中心思想 八下《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登勃朗峰》 类别 特点 教材例文 议论性 散文 以种种形象来参悟生命的真理,从而 揭示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 八上《永久的生命》 《我为什么而活着》 二、小说三要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 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 要素”。 小说三要素 说明 作用 示例 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 小说中塑造的具有典 型性的人物形象,称 为典型人物。小说通 过动作、语言、神 态、心理等描写方法 和矛盾冲突塑造人物 形象 主人公:作品的故事情 节和矛盾冲突紧紧围绕 主人公展开,从而表现 主题 鲁迅的《故 乡》人物: “我”、闰 土、杨二 嫂、母亲、 宏儿、水生 等 次要人物:用来烘托主 要人物 线索人物:贯穿全篇, 推动情节发展 小说三要素 说明 作用 示例 情节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 故事情节是指小说所 描写的事件发展、演 变的全过程,一般包 括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四部分,部 分小说还包括序幕和 尾声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 下文 情节: “我”回故 乡、在故 乡、离故 乡,以及期 间的所见所 感 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性格 高潮:表现矛盾冲突, 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引发 思考 小说三要素 说明 作用 示例 环境 环境是小说的背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地理位置、季节天气等。社会环境指对特定的社会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如时代特征、风土人情、室内陈设等 自然环境:交代情节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命运 自然环境:“我”冒着严寒回到故乡 社会环境: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及人物间复杂的关系;交代人物的身份;揭示社会本质,点明主题 社会环境:故乡老屋已卖给别姓,“我”回乡与老屋和故乡告别 三、记叙文六要素 说明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位置 起因一般出现在文章开头或开头部分,结果通常在文末。但若是“倒叙”,则结果多在开头 作用 概括故事情节和文章的主要内容 要点 要素的交代需根据文章写作重点确定。如果是记事类的,则“事件”是主要的;如果是写人类的,则“人物”是主要的。 朱自清的《背影》 时间:那年冬天的一个下午 地点:南京车站 人物:父亲、“我” 起因:“我”回北京念书,父亲去站送“我” 经过:父亲穿过铁道、攀爬月台给“我”买橘子 结果:“我”看着父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