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题号 7 10 11 12 15 18 答案 C D D B BEF A C B C 1.【答案C(3分) 【解析】“人民生活”错,应是“人性解放”。“正因如此,‘五四'之后的新诗主体性常常被强湖”错,材料一提到 “胡适把新诗的发生与人性解放联系起来的观念,得到了·五四’时代其他诗人的热烈回应。此后在新诗发展 过程中,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但这并不意味着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就是因为胡适把新诗与人性解放 联系起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强加因果。 2.【答案】A(3分) 【解析】“只要…就能…”错,材料一指出“伟大的诗人往往有一种涵盖一切的气魄:我是人民!人民是我! 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自觉地把自己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胸脖中流着民族的热血, 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这样,他的诗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道的价值”,可见仅真实粗露内 心,不与人民、时代融合,不一定能写出体现人民心声的诗,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3.【答案D(3分) 【解析】材料二主要观点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新诗创作应关注时代、国家,古老文化和人类命运等,要有境 界,不能仅局限于个人化情绪描述。A项,强调时代变化对诗歌创作意象的影响,可支撑。B项,强调诗人要 珍惜民族精神文化遗产,与关注时代、国家、古老文化相关,可支撑。C项,指出诗与时代感应,诗人能捕捉时 代变动,可支撑。D项,该选项说的是新诗文本评判依据在大众读者,与材料二主要观点无关。 4.【答案】①文章首先提出“新诗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的观点:②接若阐明新诗主体性的内函:③然后简单 介绍我国新诗主体性的发展状况,①最后详细闸述新诗发展中需要个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主体性。(每点1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行文脉络梳理。先定位材料一开篇观点(新诗主体性强化),再依次梳理对“诗歌 主体性内涵”的阐释、“五四后主体性受重视的历程”的简述,最后抓取“个性与时代性结合”的核心论述,按 “提出观点一阐释内涵一梳理历程一深化论述”的逻辑提炼脉络。 5.【答案】①《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人以独特宏大想象展现个性,如对白云怒涌、太平洋力量的描写:②诗中 对“力”与创造的表达反映时代呼声,具普遍价值,体现诗人与时代、人民融合,符合该论斯。(每点3分,意思 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观点与诗歌内容的结合分析。先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找“个性体现”(宏大想象), 再结合材料“个性需融合时代人民”的观点,分析诗中“力与创造”如何反映时代呼声,印证“越是个性的,就越 有普遍的价值”。 6.【答案D(3分) 【解析】“说明老五此前对老马的判断完全错误”表述过于绝对。老五之前对老马爱争辩等印象并非完全错 误,只是通过这次经历,老五对老马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老马并非单纯爱抬杠,而是有若复杂的经历和 内心世界,所以不能说此前判断完全错误。 7.【答案】B(3分) 【解析】“老马的嘴一直没闲着,说个不停”,此表述并非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侧重于对人物面部神情、神色的 描绘,以此展现人物的情绪、心理等状态。而该句主要描述的是老马持续说话的行为,应属于动作描写。 【高一语文参考容案第1页(共5页)】 6084A2025~202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命视,进行加工。真正伟大的诗篇,既是高度个性化的,义涵格广泛的普运性,也就是说在诗人 唱出的具体的特定的张声中,包含者超越诗人个人的,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 语 文 民的心声。为什么主体真实地祀露自己的内心,往往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逸性呢?这是由于抒 情主体是一个单个的人,但同时也是处于一定时代、一定民旋、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人类共 (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