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被( ) 甲 彀( ) 弓弩( ) 天子之诏( ) 按辔( ) 持兵揖( ) 介胄( ) 曩( ) 者霸上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匈奴大入边 入边: _____ (2)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宗正: _____ (3) 上自劳军 劳: _____ (4) 已而之细柳军 已而: _____ 之: _____ (5) 彀弓弩 彀: _____ 弩: _____ (6) 持满 持满: _____ 3.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 军 军霸上_____ 上自劳军_____ (2) 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_____ 使人称谢_____ (3) 诏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_____ 不闻天子之诏_____ 4.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古义: _____ 今义: 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2) 天子先驱至 古义: _____ 今义: 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 (3)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古义: _____ 今义: 墙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释义。 (1) 周亚夫军细柳 _____ (2) 介胄之士不拜 _____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长于记人, 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 如治军严明的周亚夫、知人善任的汉文帝。 B.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它与《史记》并称为“史学双璧”。 C. 《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D.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初唐时的史事, 包括本纪、表、书、世家等体例。 7.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周亚夫军细柳》中点明故事背景的句子是: _____, _____。 (2) 在霸上及棘门军“_____”与在细柳军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对比, 这体现了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恪尽职守。 8.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劳军。 (2) 将军约, 军中不得驱驰。 (3)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 “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军士吏被甲 ( ) (2)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 ) (3)军霸 ( ) (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1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说明了此时边境地区正处于战备状态。 B. 全篇没有正面描写周亚夫的句子, 但却塑造了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C. 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不得驱驰”“按辔徐行”形成对比, 体现了周亚夫的军纪严明。 D. 汉文帝在细柳军未受优待却称赞周亚夫为“真将军”, 可见他是一个开明、识大体的君主。 12. 请结合课文理解第三段“既出军门, 群臣皆惊”一句中“惊”的深刻含义。(答出两点即可) 13. “君子直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