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79722

第一单元3.1《百合花》 课件+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高一上必修上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592944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单元,百合花,课件,教学设计,高中
    (课件网) 咏百合诗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   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馥。 (南北朝)萧詧(chá)    花语:纯洁、忠贞、神圣、祝福…… 百合花纪念馆 战争中的永恒微光 高中语文必修上 茹志娟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茹志鹃及小说创作背景;把握小说通过典型细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等表现手法塑造人物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清小说的情节,分析通讯员、新媳妇的形象特点及“我”的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味小说的散文化与诗意化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百合花”的象征意义,把握小说的构思技巧,体会小说表现的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教学目标 2024年是《百合花》发表66周年,某纪念馆拟开设"战争中的永恒微光"特展,需招募"青年策展人"为展区设计内容。 今天我们将走进一座特殊的“文学纪念馆”———这里珍藏的不是冰冷的史料,而是一朵绽放在战火中的百合花。 1946年的中秋夜,一位腼腆的小通讯员、一位刚过门的新媳妇,和一床绣满百合花的被子,共同书写了战争中最纯净的人性诗篇。 现在,请以“策展人”的身份,用你们的慧眼和心灵,通过文本解构完成各个展厅的策划任务,揭开《百合花》中战争与诗意的双重密码。这不仅仅是一篇小说,更是一场关于勇气、纯真与永恒的展览。你,准备好了吗? 了解背景知识 第一展厅: 岁月留痕·背景长廊 任务一:布置"时光档案墙:分组完成"作家档案卡"(茹志鹃生平+创作背景拼图) 1.茹志鹃生平 茹志鹃 当代著名女作家,祖籍杭州。 1925年出生于上海一个贫民家庭,小时候进过孤儿院。 1942年在浙江武康县初中毕业。 1943年参加新四军,后在部队文工团当演员和创作干部。 1.茹志鹃生平 当代著名女作家,祖籍杭州。 作者简介 1955年从部队转业,任上海《文艺月报》编辑。她在文工团时即已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写过一些获得好评的歌词,话剧。 1950年起,陆续在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和特写,后来结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禅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其中很多名篇曾被译成日、英、法、俄、越等国文字。 茹志鹃 2.写作背景 2.写作背景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 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3.读文正音 3.读文正音 撂 讷 憨 讪 liào nè hān shàn 嬷 砦 磕 瞅 mó zhài kē chǒu 拗 虔 髻 忸怩 niù qián jì niǔ ní 任务二:铺设"文学星河":了解小说定义及其发展史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 文学常识 发展线索 朝 代 发展阶段 小说体裁特点 先秦 起 源 神话传说 魏晋南北朝 雏 形 志怪 志人 唐 成 熟 唐传奇 宋元 发 展 话本小说 明清 高 潮 独立创作,关注平凡现实人生的章回小说 小 说 小说三要素 1.人物 A.正面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神态、细节) B.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人物衬托) A.开端 B.发展 C.高潮: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决定矛盾双方命运成败 D.结局 2.情节 3.环境 A.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景物 B.社会环境: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 小 说 世界最短恐怖小说 惊醒,身边躺着自己的尸体。 情节 情节 人物 驾驶室 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