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8、《古诗三首》第三课时分层练习(含答案) 新课标核心素养 1.人文素养: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语文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1. ,浪淘风簸自天涯。 2. ,水村山郭酒旗风。 3.茅檐长扫净无苔,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朗读《古诗三首》,完成练习。 1.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万里黄沙和雄伟气势。其中,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 家做客。 2.“ , 。”这两句诗写的是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讽刺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 3.“ , 。”这是《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组对偶句。这两句话的大意是:一溪流水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破门而入送来了莽莽青翠。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课外搜集描写山水田园的古诗,准备参加班级举行的“爱我祖国,颂我河山”古诗词朗诵会。 参考答案 一、1.九曲黄河万里沙 2.千里莺啼绿映红 3.花木成畦手自栽 二、1.黄河 牵牛织女 2.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3.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三、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8、《古诗三首》第三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8、古诗三首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运用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等方法,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景物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表达方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课前学习任务 1. 练习朗读古诗《书湖阴先生壁》; 2. 借助注释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结合古诗中字意试着说一说《书湖阴先生壁》的大意; 3. 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做好标记。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学习《书湖阴先生壁》,感受江南特点,感悟表达方法。 【学习任务二】 学习《书湖阴先生壁》理解诗意,感悟表达。 【学习任务三】 整合三首诗,理解单元导语,感悟人文主题 【学习任务四】 尝试运用诗句,提升表达效果。 【学习任务五】 感情地朗读《书湖阴先生壁》。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推荐典故,感悟诗情 护田———出自《史记》,指汉朝派出使者保护田地,积攒粮食。 排闼———出自《史记》,指汉高祖卧病,不接见任何人,他的属下樊哙(kuài)不顾禁令,推门探望。 2.经典传唱音乐:《书湖阴先生壁》,欣赏诗书画,渗透中国诗书文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件网) 18.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 上 1.指名背诵杜牧的《江南春》。 复习导入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牧的《江南春》,领略了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诗的题目的意思。 书写 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杨骥是王安石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书写在杨德逢屋壁上的诗。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 主要作品:《梅花》《元日》《泊船瓜洲》等。 作者简介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qí tà 品读诗文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