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383517
9《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共1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7351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2025-2026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学年
(
课件网
) 《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联读 导入: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有两处地方因两首词而永远闪———黄州赤壁、京口北固亭。今天,我们将跟随苏轼和辛弃疾的脚步,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怀古”寻访。我们的任务是深入词作内部,解码三位一体的“情”、“景”、“事”,看看两位大师如何用同样的配方,烹出截然不同的心灵滋味。 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两首词精炼传神的语言,把握其不同的意象特点和意境风格。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比分析,探究“景”、“事”、“情”三者在怀古词中的内在关联与不同组合方式,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苏轼的豪放旷达与辛弃疾的沉郁悲慨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体会诗词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两位词人借古抒怀的创作传统,体悟其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的交织,认识两首词的当代价值,学会在逆境中超脱,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一、 教学目标 知人论事: 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诗人45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他心中有无限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诗人来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写下此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曾随耿京在山东起兵抗金,后在南宋先后任建康通判,江南、湖南、湖北安抚使等职,有政声。因与当权者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忧愤而死。辛弃疾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只能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著有《稼轩长短句》,奏疏《美芹十论》《九议》等。 知人论事: 本词作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 任镇江知府时,时年66岁。两年后去世。当时宰相韩侂胄执政,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急于立一场伐金大功。他想借用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辛弃疾1204年受命知镇江府,镇守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他支持北伐,但认为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行事。然而韩侂胄不仅不接受,反而对他产生疑忌,辛弃疾被调离镇江,后来北伐失败。辛弃疾满怀悲愤写下了《永遇乐》词。 1.分角色朗读:男生齐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女生齐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意豪放词的朗读气势。 大家从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两首词的情感相同吗? 2.将两首词的题目放在一起对比,从中你找出了什么共同点? 《念奴娇》更豪放一些。 都有“怀古”,两首都是怀古诗。 初读感知 作品 意象和手法 意境 途径 苏轼之景: 辛弃疾之景: 任务一:寻访其地———绘其“景” 活动:朗读之后分组合作,圈点勾画,担任“地理勘测员”。 组1(苏 轼组):寻找《念奴娇》中描绘了赤壁怎样的景色?是如何描绘的? 组2(辛弃疾组):寻找《永遇乐》中描绘了北固亭怎样的景象?是如何描绘的?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实写、比喻 壮阔、雄奇、充满动感和力量 这是经过艺术夸张的、理想化的古战场,气势磅礴。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虚写、想象 苍茫、衰颓、历史感与现实感交织 他看到的不仅是自然山水,更是历史变迁的痕迹。 任务二:沉浸往事———叙其“事” 活动:再读之后穿越时空,担任“历史解说员”。两首词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词人为何选择他们? 作品 人物 事件 作用 《念》 周瑜 小乔 出嫁 《永》 孙权 刘裕 刘义隆 拓跋焘 廉颇 暗指南宋统冶者昏庸无能 向往雄业绩表达抗金决心 劝诫统治者以史为鉴,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出兵 耻辱,悲哀表达了自己的隐忧,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以廉颇自比,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11-13)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卷(三)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11-13)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11-13)
湖北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训练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3)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