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7156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1-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532375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文化,必修,思想政治,高中,统编,23张
  • cover
(课件网) 议题一 颜色审美偏好 与民族价值观 ———文化具有民族性 多巴胺穿搭以高饱和度色彩点燃时尚热情,而在这股潮流之下,各民族服饰中沉淀千年的色彩偏好,恰似蕴藏灵感的宝藏。从东方五色观的哲学意韵,到非洲部落图腾的浓烈奔放,这些独具特色的色彩选择,是地域文化的视觉印记。 彝族 红:热情勇敢 黄:丰收光明 黑:深远广大 水族 以青、蓝、黑、绿为主,追求淡雅大方。 阿昌族 头饰红、白、黄鲜花,象征欢乐、纯洁与爱情。 从整体上看,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在服饰颜色偏好上也存在差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喜庆、权力的象征,在西方文化中既象征激情,也有危险、暴力的含义;中国传统服饰中白色较少作为主色,而在西方国家的神圣场合常用白色。 各民族的颜色审美偏好 思考:不同的民族为何会有不同的颜色审美偏好? 苗族平绣彩带裙的三段分别代表清水江、长江、黄河,象征苗族先民一路走来的迁徙路线。 彝族视火为民族的精神图腾,服饰中常见火焰纹、火镰纹等象征火的红色刺绣。 侗族聚居地多蓝靛植物,村寨多依河而建,蓝色象征着水,服饰以蓝色为主色调。 羌族聚居的岷江上游高山地区盛产杜鹃花,因此服饰上常见杜鹃,也称“羊角花”。 印度纱丽多金色刺绣,金色在热带强光下更显生命力,也与“黄金即神性”的观念相关。 日本和服强调物哀美学,促使颜色贴近自然时序,如偏好春季樱花粉、秋季枫叶红等。 苏格兰格纹多为酒红。高地气候湿冷,深色羊毛面料易吸热,红色则象征抵御外敌的勇气。 俄罗斯鲁巴哈以白色亚麻为底,北极圈附近的极昼现象使白色成为“永恒光明”的象征。 从中国红色的伦理象征 到欧洲蓝色的宗教叙事 从日本侘寂美学的素雅 到印度教色彩的神圣 东西方各民族服饰的颜色偏好差异: 本质是各民族在应对自然环境、构建社会秩序、探索精神世界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编码。 文化具有民族性 各民族历史与智慧的结晶 1.民族文化的形成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历史发展 人民智慧 借鉴融合了其 他民族的文化 民族文化 思考: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文化通过颜色偏好构建起区别于他者的视觉符号体系,使服饰成为“穿在身上的民族身份证”。 在藏族文化中,绛红、白、金三色构成藏袍的主色调———绛红象征藏传佛教的庄严,白色呼应雪域高原的纯净,金色则彰显宗教神圣性。而苗族以靛蓝为基底、搭配五彩刺绣的百鸟衣,则将迁徙历史与自然崇拜编码在经纬之间,记录着农耕文明的智慧。 在权力象征层面,满族的明黄色服饰在清代被严格限定为皇室专用,通过颜色垄断构建起等级秩序;而马来族采用伊斯兰教崇尚的翡翠绿与纯白,体现宗教的规范。 这些服饰色彩绝非简单的审美选择,而是民族文化的活性基因:它们以视觉语法定义了“我们是谁”。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地位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作用 中国服饰对红色的偏好:从原始的生命崇拜到哲学层面的宇宙观和现代国家的集体记忆,红色始终作为文化密码,串联起中国人对 “吉祥、秩序、道德、集体” 的终极追求。 欧洲服饰对蓝色的偏好:从基督教神学的神圣性建构到启蒙理性的视觉表达和大航海时代的探索精神,蓝色串联起欧洲人对 “神圣、理性、自由、共同体” 的价值追求。 不同民族对服饰颜色的偏好体现出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3.民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