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7248

24 愚公移山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273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解析,2025-2026,学年
  • cover
24 愚公移山 课后·知能演练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万仞(rèn) 孀妻(shuāng) 无穷匮也(guì) B. 魁父(kuī) 冀州(jì) 叩石垦壤(kòu) C. 箕畚(běn) 荷担(hè) 一暦朔东(cuò) D. 始龀(chèn) 智叟(sōu) 出入之迂(yū) 2.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河曲智叟(老年男子) B.汝心之固(思想) C.何苦而不平(担心) D.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经)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其妻献疑曰 B. 其如土石何 C. 帝感其诚 D. 惧其不已也 4.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达于汉阴”的“汉阴”指汉水北岸。 B.课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C. “始龀” 指七八岁, “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 D.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愚公移山的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二、课内品读 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列子》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暦朔东,一暦雍南。自此,粪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年且九十 且:并且 B.聚室而谋 室:家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肩负、扛 D.何苦而不平 苦:愁苦。这里指担心 7. 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第①段首先交待故事的背景,为下文写移山、负山等情节作铺垫。 B.第④段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终被移走,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C.作者以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这一颠倒,加重了对比的色调,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具有强烈的封建迷信色彩。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_____。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成都载天。有人珥①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日夸父。后土②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围谷③。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注】①珥:用玉石或珠子做的耳环,此处用作动词。②后土:共工氏(炎帝后裔)之子句龙氏。③禺谷:愚渊,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