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0229

9《复活(节选)》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21158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 《复活(节选)》 批判现实主义 广阔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揭示现实矛盾。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 1910年,82岁的托尔斯泰从自己庄园秘密离家出走,伴他同行的有他的医生和小女儿亚历山德拉。途中患肺炎,最后客死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的站长室里。托尔斯泰弥留之际,全球各地的记者云集这个小车站。11月22日,托尔斯泰被专列送回家并安葬。阿斯塔波沃站于1918年更名为列夫·托尔斯泰站。 托尔斯泰创作有三大特点:清醒的现实主义,卓越的心理描写,非凡的艺术表现力。 心灵辩证法 Лев Толстой Воскресение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提问】小说主要人物是哪些?他们是什么关系?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划分故事情节? 玛丝洛娃(女仆、妓女)、聂赫留朵夫(贵族) Лев Толстой Воскресение 开端(1-26段) 发展(27-52段) 高潮(53-70) 结局(71-78) (铁栅栏初见)聂赫留朵夫祈求宽恕,玛丝洛娃认出了他。 (长凳交谈)聂赫留朵夫探问旧事,玛丝洛娃冷漠回避。(受伤) (卢布插曲)玛丝洛娃讨要卢布,聂赫留朵夫内心发生动摇。 (结束会面)探监结束,玛丝洛娃等待回牢,聂赫留朵夫表示再来。 学习任务一: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梳理情节,完成表格 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的经过 复活,何谓复活?谁的复活? 小结: 看小说文本时,除了到边到角看情节、人物、环境外,还要重点看什么? ①塑造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的句子, ②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句子,划出记号 (段6)“你别跟我罗唆了。”他旁边那个衣衫褴褛的男人叫道。 (段7)“你到底拿过没有?” (段8)“对你说,人都快死了,你还要什么?”对面有一个人嚷道。 (段9)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副神情使她突然想起了他。但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 作用: ①为见面提供了背景。 ②对话内容展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混乱。 ③推动了情节发展。因为这一吵闹的场面使得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的讲话内容,才有了下文两人近距离的谈话。 描写?有什么作用? 四循环+一读者 回顾旧知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方面: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交代时代背景,揭示社会关系,渲染特定氛围。 2.人物方面:①引导人物出场;②交代人物身份;③揭示人物心境;④表现人物性格。 3.情节方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主题方面:①表现作者的价值取向;②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凸显主题。 5.读者方面:引领读者思考小说深广的社会意义。 四循环+一读者 分析人物形象 托尔斯泰伯爵才华的特点就是:不局限于描写心理过程的结果;他所关心的是过程本身———那种难以捉摸的内心生活现象,彼此异常迅速而又无穷多样地变换着的,托尔斯泰伯爵却能巧妙地描写出来。 ———车尔尼雪夫斯基 文本分析:人物刻画 心灵辩证法 心灵辩证法 “心灵辩证法”是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不同于其他心理描写大师的突出特点。托尔斯泰善于深入人物的内心,抓住思想感情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一丝一毫地追索出人物思想感情巨大变化或剧烈转变的全过程,洞察人的内心的奥秘,刻画微观世界,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充分展示人物从一种思想感情转向另一种思想感情的极端转变。 细微而极端的心理变化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 59.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 61.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 62.他的心灵此刻正要完成一种重大的变化 59.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 全能视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