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0454

【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八上《3.3电压》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11-17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7次 大小:134625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案,3.3电压,核心,2024,浙教,素养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知道电压的概念以及正确使用电压表的方法;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科学思维:利用类比法建立电压概念;识别电路中电表的正确连接方式,判断电路故障。 探究实践: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活动,初步感受科学就在身边,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初步感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态度责任: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 一 电压 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 的原因。 2、电源的作用:使电路存在一个稳定的电压而使电流得以持续。 3、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 。 4、电源、电压、电流三者关系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源产生 ,电压产生 。 5、电压的表示:电压用字母 表示。 6、电压的单位: ,简称 , 。 7、单位的换算:1千伏(KV)=103伏(V)= 毫伏 = 微伏 。 8、常见的电压值 (1)一节干电池U= V;(2)家庭电路U= V;(3)对人体的安全≤ 。 二 电压表与电压的测量 1、电压的测量工具: 。 2、电压表的电路符号: 。 3、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1)电流表有 个接线柱,“-”表示负接线柱,两个“+”接线柱(注意不是“+”极和“-”极); (2)使用“3”和“-”两个接线柱时,它的量程是 伏,最大可测 伏的电压,每个大格为 伏,每个小格为 伏,即分度值为 伏; (3)用“15”和“-”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 伏,最大可测 伏的电压,每个大格为 伏,每个小格为 伏,即分度值为 伏。 (4)同一刻度线,大量程数值是小量程数值的 倍。(重要) 4、电压表的使用规范 (1)测量电压时,必须正确选择电压表的 。 (2)测量某一部分电路的电压时,必须把电压表与这部分电路 。 (3)把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那端,“-”接线柱接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那端(“+”进、“-”出)。 注意: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到 ,测出电源的电压。电压表相当于一段 ,不会对所测的电路产生影响。 电 流 电 压 形 成 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表示字母 I U 单 位 安(A) 伏(V) 测量工具 电流表 电压表 测量工具 的使用 不同点 串联 并联 相同点 1、 接线柱流入, 接线柱流出; 2、正确选择 。 三 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 (1)分别把电压表连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的AB两点、BC两点、AC两点,画出电压表,并标出正、负极。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用公式表示为U总 = U电源 =UAC = 。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灯L1与灯L2并联,要利用这个电路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至少要用电压表进行三次测量:画出三次测量的电路图。 ①第一次:将电压表并联在 两点,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U1; ②第二次:将电压表并联在 两点,测出灯L2两端的电压U2; ③第三次:将电压表并联在 两点,测出电源电压U3。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都等于 ;用公式表示为U总 = U电源=U3= 。 注意:用表格总结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 (两个电阻) 并联电路 (两个电阻) 电压规律 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总电压, 等于各部分电压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都 总电压。 表达式 U=U1+U2+…… U=U1=U2=…… 【课中研学】 一、电压 1、电源、电压和电流的联系 电源提供的电压可给电荷提供推动力,形成电流。 方法与技能:类比 类比是一种推理方法,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似性,推断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可能有相似性。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已知事物的特点,推测类似事物的特点。科学学习中,类比是一种将抽象概念与熟悉事物建立联系的重要思维方式,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