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3110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52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11-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2082600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5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 Learning objectives - 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 理解质量守恒的微观本质 3.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一、科学争论,引出质量问题 科学史话:一场跨越百年的“重量谜题” 波义耳 敞口容器中金属煅烧实验 罗蒙诺索夫 密闭容器中的金属煅烧实验 拉瓦锡 密闭容器中汞的煅烧和氧化汞分解实验 环节一、科学争论,引出质量问题 科学史话:一场跨越百年的“重量谜题” 环节一、科学争论,引出质量问题 拉瓦锡通过设计 “汞的煅烧” 与 “氧化汞分解” 两组精密定量实验,在密闭体系中精准测量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最终证实了质量守恒定律,彻底推翻了 “燃素说”,确立了近代化学的定量研究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组探究实验来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0-P111和视频,思考以下问题(3min) 1.锥形瓶内的现象以及气球怎么变化? 2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环节二、实验活动,探究质量关系 【探究】 方案一: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铜 + 氧气 氧化铜 (Cu) (O2) (CuO) 加热 红色 黑色 加热后冷却 用天平称量化学试剂时: 干燥的固体试剂应放在纸上或容器(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易潮解的试剂应放在容器中称量。 实验原理: 认真观察以下几点: 1.锥形瓶内铜加热的现象;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实验视频: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①锥形瓶内,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②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③m前=m后 144.9 144.9 实验分析: 锥形瓶、橡胶塞、玻璃管、气球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锥形瓶、橡胶塞、玻璃管、气球 (空气) 参加反应的铜粉 稀有气体等 参加反应的氧气 (剩余 空气) 反应生成的氧化铜 稀有气体等 未参加反应的铜粉 未参加反应的铜粉 氮气 未参加反应的氧气 未参加反应的氧气 氮气 实验结论: 参加反应的 和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的质量。 铜粉 氧气 氧化铜 m(Cu) + m(O2) m(CuO)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形成密闭体系,气球平衡装置内外压强。 01 橡胶塞和小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装置密封的目的:防止锥形瓶内外发生物质交换。 02 气球为什么先膨胀后缩小? 铜粉加热,锥形瓶内气体膨胀,气球变大; 反应消耗氧气,冷却后气压减小,气球变小。 03 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冷却至室温再称量反应后的质量? 加热后冷却 加热后冷却 未冷却至室温,气球体积膨胀,存在向上的浮力,导致称得的质量偏小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1-P112和视频,思考以下问题(3min) 1.锥形瓶内有什么现象? 2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 (Fe) (CuSO4) (Cu) (FeSO4) 红色 蓝色 浅绿色 铁丝:银白色 实验原理: 常见溶液的颜色: 大多数溶液无色,含有Cu2+的溶液显蓝色,含有Fe2+的溶液显浅绿色,含有Fe3+的溶液显黄色 注意观察: 1.锥形瓶内铁丝表面以及溶液的颜色变化; 2.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实验视频: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①银白色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②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③m前=m后 实验分析: 锥形瓶、橡胶塞、试管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锥形瓶、橡胶塞、试管 参加反应的铁丝 参加反应的硫酸铜 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 水 未参加反应的铁丝 未参加反应的铁丝 水 反应生成的铜 未参加反应的硫酸铜 未参加反应的硫酸铜 实验结论: 参加反应的 和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和 的质量。 铁 硫酸铜 铜 硫酸亚铁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生成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