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3220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专题《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共16张ppt)

日期:2025-11-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3319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6年,ppt,16张,读诗,如何,艾青诗选
    (课件网)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专题★★ 《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 ◎阅读方法 1.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2.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与日常语言相比,更为精练优美,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3.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诗人总会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 4.体味诗歌的情感。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中的情感至真至醇,酣畅淋漓。可以说,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 5.体会诗歌的理性美。诗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理性美。 ◎作品解读 【作者简介】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家史上的著名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艾青诗选》不同阶段代表诗作一览表】 第一个创作高峰(20世纪30年代) (依据教材名著导读)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诗歌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代表作品 作品主题 《大堰河——— 我的保姆》 诗人通过对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抚养他长大的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激发了人们对旧社会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煤的对话》 写于1937年春,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诗人以“煤”来写苦难的中华民族,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的迫切请求,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和对祖国再生的强烈愿望。 《雪落在中国 的土地上》 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表达了深厚的爱国之情、忧患意识和赤子之心。 《北方》 诗人用近乎散文的诗行,既悲叹北方的贫瘠落后以及战争给北方民众带来的苦难,又讴歌北方民众不屈的生存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向太阳》 1938年4月,艾青从战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昌不久,便以激越而丰厚的情感创作了此诗,借歌颂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我爱这土地》 诗人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地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也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命运深深的忧虑。 《火把》 诗人通过写唐尼走出个人情感小天地,举起火把融入革命洪流,奔向光明的队伍,表达了对民主、光明、希望的向往,以及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第二个创作高峰(1978年以后) (依据教材名著导读)经过了20年的沉寂,人们又在报刊上看到了艾青的名字。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代表作品 作品主题 《鱼化石》 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抒发了对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 《镜子》 镜子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诗人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赞扬了像镜子一样正直的人,讽刺了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 《光的赞歌》 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教材专题探究 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 意象 思想文化内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