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新教材 跨学科实践 类型1 设计、制作类 (10年5考) 1.(2025曲靖市统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第1题图1 (1)依次将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1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cm. (2)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第1题图2 (3)当蜡烛在如图2所示位置时,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工作的. (4)在步骤(3)中,光屏上成清晰像后,小聪将一块镜片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说明这块镜片对光有____作用,能对如图3中 (选填“甲”或“乙”)所示的眼病患者进行视力矫正. 第1题图3 (5)如图4所示,小聪选择一个焦距为10 cm的直径较大的凸透镜做物镜,焦距为5 cm的直径较小的凸透镜做目镜自制望远镜.在用望远镜对不同远近的物体进行观察时,需要调节两块凸透镜间的距离.观察最远处的物体时,两块透镜间的距离约等于两块凸透镜的焦距之和;观察较近处的物体时,两块凸透镜间的距离要稍大一些. 第1题图4 小聪在光具座上模拟望远镜,调节物镜、目镜的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记录成清晰的像时目镜与物镜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cm.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 2. (2025河北)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用身边的器材粗略测量一件鱼形工艺品材料的密度,鱼形工艺品的材质均匀且不吸水,其内部为空腔,底部有圆孔. 第2题图1 (1)如图1所示,利用右侧带有小孔的刻度尺制成一个简单的杠杆.应在刻度尺的_____(选填“左”或“右”)侧粘贴橡皮泥,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 (2)往一个空的塑料瓶内,注入400 mL水.则瓶内水的质量为_____g.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 (3)将工艺品和注好了水的塑料瓶分别用细线悬挂在刻度尺两侧,使刻度尺再次水平平衡,如图2所示,小明认为塑料瓶非常轻,其质量可忽略不计.则工艺品的质量为 g. (4)用一个足够大的塑料袋,贴着一个硬而薄的正方体(边长为20 cm)纸盒的内壁铺好,注入适量的水.小明将工艺品浸没在水中,使其空腔内也充满水.因工艺品浸没,纸盒内水面上升了0.9 cm,如图3所示.则工艺品材料的体积为_____cm3. 图2 图3 第2题图 (5)工艺品材料的密度为_____ kg/m3. (6)实验中,下列因素对密度的测量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选填序号). ①忽略硬纸盒的厚度 ②计算工艺品的质量时,忽略了瓶子的质量 ③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纸盒内底部的小石子 3.(2025福建)降水量是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水层深度.为了监测降水量,科创小组制作了“翻斗式雨量计”,装置外观是上端开口的圆柱体,如图1甲.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乙.装置核心部件如图1丙,它是用中间隔板分开的两个完全对称的三角形容器,可绕O点处的水平轴转动,从而使两侧容器轮流接水,当一侧容器接满10 mL雨水时会发生翻转,将水倒出,随着降雨持续,翻斗左右翻转,过程如图1丁.磁铁与配重通过连杆安装在翻斗上并随翻斗左右摆动,当磁铁经过磁感应开关(两者相互作用力忽略不计)时,磁感应开关通过电流传感器将翻斗翻转信息变成电信号,从而推算降水量. (1)翻斗在水平位置时是等臂杠杆,实验器材中属于等臂杠杆的有_____. (2)连杆上装有可调高度的配重.校准过程,若倒入的水量总是大于10 mL时翻斗才发生翻转,可通过_____(选填“降低”或“升高”)配重在连杆上的位置进行调整. 甲 乙 丙 丁 第3题图1 (3)图2甲是翻斗翻转信息变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