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5447

【轻质减负】第24课《愚公移山》自主学习单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9次 大小:4320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轻质,减负,24课,愚公移山,自主,学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愚公移山》自主学习单 一、基础性练习 文学常识: 《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是东晋人张湛辑注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著名的故事有《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纪昌学射》《夸父追日》等。这些故事体现了两千多年以前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观点,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方七百里( ) (2)惩山北之塞( ) (3)出入之迂也( ) (4)聚室而谋曰( ) (5)杂然相许( ) (6)如太行、王屋何( ) (7)且焉置土石( ) (8)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9)寒暑易节( ) (10)固不可彻( ) (11)何苦而不平( ) (12)无陇断焉( )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且焉置土石 有子存焉 C.操蛇之神闻之 告之于帝 D.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无陇断焉 B.汝之不惠 C.始一反焉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二、拓展性练习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使尧在上③,咎繇为理④,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节选自《愚公之谷》,有删改) 【注】①牸(zì)牛:母牛。②夷吾:管仲。③使尧在上:假使尧为国君。④咎繇(gāo yáo)为理:咎繇为法官。咎繇,即皋陶,舜之贤臣。 4.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傍 邻 闻 之 以 臣 为 愚 故 名 此 谷 为 愚 公 之 谷 5.请解释下列原文语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 文言现象 原文语句 解释加点字(填写文字) 释义方法(供参考) 通假字 始一反焉 (1) [指出通假]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一词多义 帝感其诚 (2) [借助工具书]①真诚,诚心;②确实,的确;③如果,果真;④真实,实情 公诚愚矣 (3) 词类活用 明日朝 (4) [同类现象]面山而居(面向) 6.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告管仲 A.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 B.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将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甚矣,汝之不惠! (2)何为以公名之? 8.请你结合甲、乙两文,帮助务实组和求真组完成比异求同探究单。 比异求同探究单 务实组(甲文) 依据一:愚公有远大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