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5750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章末能力综合试题 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4844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五,学年,九年级,2024,人教,化学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章末能力综合试题 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大 B.纸张燃烧后,所得灰烬的质量比纸张质量小 C.铜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大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2.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C.丙的化学式为 NH3 D.反应II 是分解反应 3.乙硫醇(C2H5SH)具有刺鼻气味,常被添加到原本无色无味的燃气中,以便在燃气泄漏时能及时被人们察觉。充分燃烧时发生该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物中X 的化学式是 A.SO3 B.SO2 C.H2SO4 D.CO2 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刻度纸所示(已知d的质量为),充分反应后,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再次记录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刻度线I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 B.该反应可表示为 C.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 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 5.图像是化学实验分析数据的重要依据,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图A是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中固体质量的变化 B.图B是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C.图C是在密闭容器中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图D是加了二氧化锰和没加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对比 6.二氧化氯常用于饮用水杀菌消毒,其制备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的丁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参与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71:90.5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对于化学方程式叙述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氢分子和氯分子的个数比为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读作氢气加氯气等于氯化氢 D.反应物是氢气和氯气 8.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H2+O2 B.CaCO3+2HCl=CaCl2+CO2↑+H2O C.P+O2P2O5 D.4Fe+3O22Fe2O3 9.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铜和氧气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加热前用天平称量反应前的物体质量,加热锥形瓶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反应后的物体质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时锥形瓶底部需要垫上陶土网 B.加热过程中,可观察到锥形瓶中固体由紫红色变为黑色 C.加热后锥形瓶内固体质量不变 D.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密闭体系,平衡气压 10.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放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分数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B.丁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2 D.丙不一定是化合物,可能是单质 11.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分类观念:澄清石灰水、冰水混合物都属于混合物 B.宏微结合: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氢气是由分子构成的 C.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D.证据推理: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所以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12.将纯净物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含氧元素 B.消耗氧气32g C.R属于化合物 D.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13.在物质“反应”的过程中,会存在“1+1=2”或“1+1≠2”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种反应过程中“1+1=2”的是 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1g硫粉在1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C.点燃条件下,1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得到水分子的个数 D.将1g二氧化锰与1g过氧化氢溶液于烧杯中混合,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