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7005

23《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346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年级,语文,2024,统编,学年,2025-2026
  • cover
23 《孟子》三章 课后·知能演练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ān)) B. 妾妇之道(qiè) 畎亩(quǎn) C. 傅说(yuè) 法家拂士(fú) D. 曾益(céng) 米粟(sù) 2.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  ) A. “舜发于畎田之间” ,发,是 “起” 的意思。 B. “管夷吾举于士” ,士,是狱官的意思。 C. “百里奚举于市” 中的市,是指市场。 D. “人恒过,然后能改” 中的恒是永远的意思,过,是犯错误。 3.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不以为然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 静以修身 同国不以山溪之险 C. 环而攻之而不胜 温故而知新 D. 孙叔敖举于海 于我如浮云 4. 下面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空乏其身 B.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 富贵不能淫 D. 兵革非不坚利也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 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 B. 孟子最早提出 “民贵君轻” 的思想。在人性方面, 孟子主张性善论; 在政治方面, 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 C.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 被后世尊称为 “亚圣” 。孟子与孔子合称 “孔孟” 。 D.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它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共七篇。《孟子》《论语》《大学》《庄子》合称为 “四书” 。 二、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干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 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丈夫之冠也 冠: 帽子。 B. 以顺为正者 正: 准则 标准。 C.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兴起 指被任用。 D. 困于心,衡于虑 衡: 同横 梗塞 不顺。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妾妇之道也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B. 一怒而诸侯惧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行拂乱其所为 D.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中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的威力。 B.《富贵不能淫》中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一语不仅仅是孟子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也包含了对公孙行、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 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开始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然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提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国家外患者,国恒亡” 的论断,由此自然导出本文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 请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_____。 (2) 然后知生于忧惠,而死于安乐也。 _____。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各小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