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学习目标: 1.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人权宣言》的内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初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认识法国大革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历史追溯: 墨洛温王朝 481-751年 加洛林王朝 751-987年 卡佩王朝 987-1328年 瓦卢瓦王朝 1328-1589年 波旁王朝 1589-1792年 987年西法兰克王国的卡洛林王朝绝嗣,法兰西岛公爵雨果·卡佩被贵族推举为法兰克人的国王,建立卡佩王朝,历史学家视之为法兰西王国的开端。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罗马帝国分裂 法兰克王国的兴起 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一、旧制度的危机 1、背景: ①社会因素:法国封建等级森严,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图片反映了当时的法国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一、旧制度的危机 1、背景: 路易十四,“太阳王”,造就波旁王朝的鼎盛,热衷对外战争,耗尽法国国库,建凡尔赛宫。 路易十五,“宠儿路易”,宫廷生活糜烂,在位60年,1774年死于天花。“我死以后,哪怕洪水滔天”。 玛丽·安托瓦内特(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 ②政治因素:法国财政危机日益严重。 一、旧制度的危机 1、背景: 材料一:经济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的财富超过了贵族的财产,成为社会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 材料二:1715—1786年国家税收总额从8600万锂提高到5.4亿锂……这一切,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障碍。 ③根本原因: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一、旧制度的危机 2、启蒙运动: 发起: 18世纪法国 主张: 自由、平等、民主 核心: 理性主义 性质: 一场伟大的思想 解放运动 作用: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启蒙运动旗手,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反对君主专制。 伏尔泰: 最博学的启蒙学者,他提倡分权制衡,强调法治。 孟德斯鸠: 提倡自由平等,主张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卢 梭: ④思想基础: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温故知新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范围 核心 批判 代表 作用 性质 14—17世纪 17—18世纪 意大利—欧洲 法国—世界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天主教神学 封建专制,天主教会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史事内容比较 二、法国大革命 小组合作:阅读教材P89--91,根据时间轴梳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导火线 开始 制宪 发展 高潮 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8月,通过《人权宣言》 1791年,制定宪法 1792年9月,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1793年,雅各宾派专政 凡尔赛宫 二、法国大革命 1、导火索:三级会议的召开 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1789年5月,由于严重的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第三等级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利,并自行成立“国民议会”,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 1789年5月三级会议 国王的应对:国王一方面同意“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会议”,并要求第一第二等级的代表加入,另一方面却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 二、法国大革命 2、开始:攻占巴士底狱 因为巴士底狱被认为是专制王权的象征,所以摧毁它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