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像,则实际上叶绿体在细胞内的位置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 A.位于细胞右下方,逆时针 叶 B.位于细胞右下方,顺时针 绿 C.位于细胞左上方,顺时针 体 D.位于细胞左上方,逆时针 10.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目镜15×、物镜40×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0×、物镜25× D.目镜15×、物镜10× 11.小秦在使用显微镜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他首先排除了污物在物镜上的可能。为了正确快 速判断视野中“污物”存在的位置,他画出了如下图所示思维导图,①②分别为() →污物移动→在①上 移动玻片 +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移动→在②上 A.玻片、目镜B.反光镜、玻片 C.玻片、反光镜 D.目镜、玻片 12.光学显微镜对光时,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始终漆黑,其原因可能是() A.反光镜上有个小污点 B.没有选用高倍物镜 C.镜筒离载物台太远 D.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13,某班同学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 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放大镜一 A.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目镜 水滴 B.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光学显微镜的准焦螺旋 玻璃片 支架 标本 C.能反射光线的结构是玻璃杯 玻璃杯 D,放大镜和水滴都有放大作用,二者放大倍数之和是“水滴显微镜” 平面镜 放大的总倍数 14.如图是著名的巴斯德实验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煮沸 肉汤不变质 打断长颈 肉汤变质 A.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空气中的细菌 B.将肉汤煮沸可以杀死瓶中的微生物 C.鹅颈瓶的妙处是阻止了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肉汤 七年级生物第2页共8页 D.该实验证明了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 15,某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探究活动,将测得的相对湿度(%)的数据绘制成了下图所 示的空气湿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曲线说明同一时间的空气湿度:灌丛>草地>裸地 越100 灌丛 B.草地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丛 草地 裸地 C.早晨各处的空气湿度最低 早晨中午晚上 时间 D.该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灌丛 16.小宝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 “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得出结论 17,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类型时,某实验小组实验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你觉得 他们应该怎么做() A,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 B.修改假设,重新做实验做 C.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D.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 18。“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由于扬州市九月份持续高温,桂花没有如期开放。据此分析,影响桂 花开放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19.绣球花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花,园艺师通常采用改变土壤酸碱度的方法来影响花的颜色。这 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 20.把大小不同的两种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生长:当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时,经过16天 后,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正常生长。这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A.互助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21.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B.稻螟虫大量繁殖使水稻减产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枯叶蝶的形态像一片枯叶 22.江苏某地区长有梧桐和松树。到了冬天,梧桐叶纷纷落下,松树却仍然郁郁葱葱。这说明() A.它们都适应这个地区冬天寒冷的环境,只是适应寒冷气候的方式不同 B.梧桐不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 C.松树比梧桐更适应这个地区冬天寒冷的环境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