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4819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期末复习课件

日期:2025-11-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210957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国家,复习,期末,巩固,建立
  • cover
(课件网) 西汉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思考:从图一到图二、图二到图三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社会性质/形态:封建社会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巩固 建立—秦灭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衰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起义) 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巩固统一措施—巩固了国家统一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豪强大族—社会动荡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统治 中后期 前期 西汉 秦朝 东汉 建立 巩固 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政策 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 盛世 汉武帝 (前221年-前217年) 前202年-公元9年 公元25年-220年 科技与文化: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张仲景 《九章算术》、司马迁《史记》、道教佛教 一、导图脉略 任务一:从王朝更替中看治乱兴衰 公元前221年 公元9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184年 秦统一六国 东汉建立 西汉建立 公元25年 原因: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商鞅变法使秦具备统一六国的实力; ③采取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统一战略; ④秦王嬴政雄才大略,重用人才。 公元220年 统一作用:(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 (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对比:秦汉盛世局面 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政策) 光武中兴 朝代 皇帝 出现原因 表现 影响 西汉 东汉 汉文帝、汉景帝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汉光武帝(刘秀) 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都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都注重发展生产;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启示: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关注民生,发展生产。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黄巾起义爆发 东汉建立 王莽新朝 西汉建立 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 大泽乡 起义爆发 任务一:从王朝更替中看治乱兴衰 公元前221年 公元9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184年 秦统一六国 公元25年 公元220年 魏国建立 东汉灭亡 对比:秦汉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黄巾起义 朝代 原因 人物 特点 区别 结果 秦末(公元前209年) 东汉末年(公元184年) ①秦的暴政(根本原因) ②遇雨误期要被处死(直因) 陈胜、吴广 都失败,都沉重打击了王朝的统治。 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根因) ②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③自然灾害频繁(直接原因) 张角 临时起义(揭竿为旗) 精心策划,长期准备,有组织(太平道) 表现 ①赋税沉重;②徭役和兵役繁重;③法律严苛、刑法残酷; ④“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摧残文化)⑤秦二世更加残暴。 张楚、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革命首创精神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根本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皇位世袭制。 黄巾起义爆发 东汉建立 王莽新朝 西汉建立 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 大泽乡 起义爆发 秦统一六国 任务一:从王朝更替中看治乱兴衰 公元前221年 公元9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184年 公元25年 公元220年 魏国建立 东汉灭亡 刘邦项羽起义 项羽 刘邦 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破釜沉舟) 直逼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与秦末农民起义有何不同? 比较项目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秦末农民战争 楚汉之争 推翻秦朝统治 农民阶级 反抗秦暴政的农民战争 争夺帝位 封建地主 阶级 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斗争 材料:关于秦始皇评价:章太炎在《秦政记》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陈登原在《国史旧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