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5191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 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67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课,俄国,改革,教案,统编,历史
  • cover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课标内容 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二、核心素养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内容;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归纳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列举其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重点、难点) 三、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俄国原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出现于9世纪。近代俄国是在莫斯科公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19世纪中期,俄国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农奴制是如何废除的,对俄国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 2.讲授新课 (1)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一 【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内容;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师首先讲述俄国的发展历程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1.(1)阅读教材,说出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目的:加强封建专制,摆脱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 时间: 18世纪初 【合作探究】1.(2)列举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并分析概括其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表格梳理历史问题,直观明了。 影响: 积极:促进了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强国。 消极: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合作探究】2.(1)阅读教材,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教师总结。 内忧: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外患: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合作探究】2.(2)列举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并分析概括其影响。 学生回答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师指出从这两条内容中得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师出示:1861年俄国改革成效,从而让学生分析影响。 材料一: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影响: 积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劳动力、资金、市场),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消极:改革不彻底(俄国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沙皇专制统治等) (3)课堂小结 俄国经过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改革仍有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4)知识结构 任务三:【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