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5283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任务驱动型教学)

日期:2025-11-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998389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6课,三国,鼎立,课件,任务,驱动型
  • cover
(课件网) 歌曲欣赏《曹操》 ◆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 ◆怎么能不懂寂寞 ◆独自走下长坂坡 ◆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啰嗦 ◆一心要那荆州 ◆用阴谋阳谋 ◆明说暗夺的摸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 ◆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 ◆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 ◆千百年以后 东汉 隋朝 西晋 北朝 南朝 十六国 东晋 魏 蜀 吴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80年 220年 266年 589年 317年 420年 316年 时代特征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8、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19、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20、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的科技 与文化 课程标准: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权更迭。 两大趋势: ①政权分立下孕育统一的趋势 ②民族之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节选曹操《蒿hāo里行》 一、官渡之战(黄河)———为统一北方奠基 任务一:结合材料,说说东汉末年的社会景象是怎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景象:经济凋敝,人口锐减,百姓生活困苦 图1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盘踞黄河以北 原因:东汉后期州牧统领地方军政,军阀割据,战乱不断。 盘踞黄河以南 官渡之战形势图 袁绍: 约110000人 曹操: 30000人 参战方兵力 伤亡情况 袁绍: 约100000人 曹操: 约8000人 时间、地点: 交战双方: 战术: 结果: 特点: 影响: 公元200年 官渡 袁军和曹军 曹操胜利 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声东击西夜袭乌巢烧粮草 黄河 任务二:结合课本92-93,找官渡之战的相关信息 材料一:宜奉天子以令不臣……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材料二:“绍之为人...将骄而众令不一”,曹操以三四万兵力,出奇制胜,...在于用人之道。 材料三: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Hu)……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经济:实行屯田,重视农业,解决粮食问题。 任务三:根据课本P92和材料,自主归纳曹操打败袁绍的原因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主动权。 政治:曹操招揽人才,重用人才;而袁绍骄傲轻敌。 军事: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壮大了队伍。 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 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老骥(jì)伏枥(lì),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 统一全国 曹操 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图3 官渡战争后的形势图 观看地图,说说对于曹操,统一天下还将面临哪些阻碍? 南方有两股主要割据势力:刘备、孙权 官渡之战后,曹操占据北方大部分地区 观看视频,说说赤壁之战的时间、作战双方、战术、结果、特点与影响 二、赤壁之战(长江)———三国鼎立终成局 战役 赤壁之战 时间 作战双方 力量对比 战术 结果 特点 影响 曹操 孙刘联军 不习水战,连接船舰 兵力20余万 兵力约5万 曹军大溃,北撤 以少胜多 公元208年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任务四:阅读课本找赤壁之战的相关信息 黄盖诈降,借东风,火攻,水陆并进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瑜部将黄盖曰:“……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据《三国志》记载,亮(诸葛亮)曰:“……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 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①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水土不服(客观) ②曹操因实力强大而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