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5554

4.4 升华和凝华 题型专练 (原卷版+ 解析版)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10198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2024,物理,初中,学年,2025-2026
    4.4 升华和凝华 【题型1】升华 1 【题型2】凝华 3 【题型1】升华 【典型例题】寒冷的冬天,气温在0℃以下,公园里的冰雕会慢慢减小,这是因为(  ) A.冰雕中的冰在慢慢熔化 B.冰雕中的冰在慢慢蒸发 C.冰雕中的冰在慢慢液化 D.冰雕中的冰在慢慢升华 【举一反三1】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慢慢变小,是升华现象 B.水烧开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食品保鲜常用到干冰,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D.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液化现象 【举一反三2】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你认为图 (选填“甲”或“乙”)更好,理由是:另一幅图中的碘颗粒除了会发生升华现象外,还可能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举一反三3】如图所示,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中,甲图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碘锤,乙图用沸水加热碘锤,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在1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沸点为184.3℃,为更好的观察升华现象,你认为 (选填“甲”或“乙”)图所示方案更合理,理由是:这个方案可以防止碘发生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词)。 【举一反三4】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发现产生紫红色的气体,这是由于碘发生 现象; (2)接着他们利用干冰做了相关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选填“白气”“二氧化碳气体”或“水蒸气”),水面上的大量“白气”是 (选填“水蒸气”“液态水”或“二氧化碳气体”)。 【题型2】凝华 【典型例题】2023年冬,凭借冰雪资源火爆出圈的哈尔滨吸引了众多的南方“小土豆”前来游玩,千姿百态的雾凇成为“小土豆”们必看的绝世美景。下列自然现象,与雾凇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叶尖露珠 B.山间薄雾 C.枝头白霜 D.房檐冰挂 【举一反三1】小明发现夏季夜晚闷热,紧闭门窗,开启空调,第二天早上,玻璃窗上出现了一层水雾。寒冷的冬天,在温暖的室内,早晨起来会看到窗户上有千姿百态的冰花。关于水雾和冰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雾在窗的室外一侧,是熔化形成的 B.水雾在窗的室内一侧,是液化形成的 C.冰花在窗的室内一侧,是凝华形成的 D.冰花在窗的室外一侧,是升华形成的 【举一反三2】下列现象中与雾凇现象的形成相同的是(  ) A.深秋,路边草上的霜 B.夏天,吃冰棒凉快 C.冬天出现的浓雾 D.结冰的衣服时间久了也能干 【举一反三3】2023年冬,凭借冰雪资源火爆出圈的哈尔滨吸引了众多的南方“小土豆”前来游玩,千姿百态的雾凇成为“小土豆”们必看的绝世美景。下列自然现象,与雾凇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叶尖露珠 B.山间薄雾 C.枝头白霜 D.房檐冰挂 【举一反三4】运输食品时,为防止食品腐烂变质,我们可以利用干冰降温,这是因为 ( ) A.蒸发吸热 B.熔化吸热 C.升华吸热 D.液化吸热 【举一反三5】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通过干冰 吸热,使空中的水蒸气 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 成水形成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举一反三6】寒冷的冬天,在窗户玻璃上常结有漂亮的“冰花”,“冰花”结在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这个物态变化过程要 (选填“吸”或“放”)热。 【举一反三7】如图所示,“海浩”是一种发生在寒冷冬季的海面上的天气现象。当干冷的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海面时,会引起海水急剧蒸发,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空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并迅速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为冰晶,使得海面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