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目录 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胜利进军 国民革命的结果:国民党内反革命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 国民革命:1924—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这次革命席卷全国,规模之大,发动群众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在中国革命史上前所未有的,亦称为大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共合作的实现 (一)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 毛泽东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时期内给了日本帝国主义独霸中国的机会。……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王春良、祝明主编《世界现代史》 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遇到严重障碍,广大人民希望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 民族危机 封建统治 共产党方面 国民党方面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工人血的教训 需要革命同盟 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依靠地方军阀,相继发起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国民党正需要新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 孙中山深感必须改组国民党 国共合作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共合作的实现 (一)中共三大 中共三大会址 时间:1923年6月 地点:广州 主要内容: 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②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③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④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个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共合作的实现 (1)时间: (2)地点: (3)参会的中共党员: (3)主要内容: (4)意义: (二)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 广州 ①新三民主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由此开始。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②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政治基础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共合作的实现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民权为平民所有 建立各阶级联盟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①两党具有相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②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 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旧三民主义 VS 新三民主义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共合作的实现 (1)全称: (2)时间: (3)地点: (4)领导人: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 蒋介石任校长, 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孙中山 周恩来 蒋介石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共合作的实现 (三)创建黄埔军校 革命者来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共合作的实现 (5)意义: (国)张灵甫 (国)薛岳 (国)白崇禧 (国)胡宗南 (共)陈赓 (共)徐向前 (共)叶剑英 (共)林彪 黄埔军校毕业的国共名将代表 ①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②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共合作的实现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9岁。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主席:汪精卫) ,黄埔军校的学生和粤军合编为国民革命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