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8055

2025-2026学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中练习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18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2026,学年,教科,小学,科学,四年级
  • cover
2025-2026 学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中练习卷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 30 分)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我们说话的声音主要是( )振动发出的。 声音可以在( )、( )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 我们用( )描述声音的强弱,用( )描述声音的高低。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 );振动的速度越快,声音越( )。 人的耳朵分为外耳、( )和内耳三部分,其中( )能收集声波。 吸气时,胸腔( ),腹部收缩;呼气时,胸腔( ),腹部放松。 食物按食用方式可分为( )和熟食,我们每天需要摄入( )的营养才能健康成长。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拉伸橡皮筋时能听到声音,说明不振动也能发声。( ) 2.雷声听起来比雨声强,是因为雷声的振动幅度更大。( ) 3.耳朵里的鼓膜很薄且有弹性,能随着声波振动。( ) 4.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 5.剧烈运动后呼吸会变快,是因为身体需要更多氧气。( ) 6.肺活量越大的人,运动后恢复正常呼吸的时间越长。( ) 7.吉他的粗弦振动慢,发出的声音比细弦低。( ) 8.生吃所有食物都比熟食更有营养。( ) 9.用手捏住 “土电话” 的棉线,对方就听不到声音了,因为棉线停止了振动。( ) 10.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悦耳动听的,对身体没有危害。( ) 三、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哪种现象能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 A. 远处的雷声能听到但看不见 B. 敲鼓时鼓面上的纸屑在跳动 C. 说话时手放在喉咙上感觉温暖 2.发生灾难时,被困人员敲击铁质管道求救,是利用了铁管( )的特点。 A. 传声快 B. 传热快 C. 硬度大 3.下列关于耳的结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 A. 耳郭收集声波 B. 鼓膜产生振动 C. 听觉神经传递声音 4.要使钢尺发出的声音变高,正确的做法是( ) A. 加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B. 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C. 用更大的力敲击钢尺 5.人体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相比,变化最大的是( ) A. 氮气含量 B. 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 C. 水蒸气含量 6.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 鸡蛋 B. 米饭 C. 青菜 7.关于肺活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年级男生肺活量一般在 900-2000 毫升 B. 经常锻炼能提升肺活量 C. 吹哨子时间长短和肺活量无关 8.用同样的力敲击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管,发出声音较高的是( ) A. 长铁管 B. 短铁管 C. 两者一样高 9.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声音传播受阻?( ) A. 在水中说话 B. 隔着墙壁说话 C. 在真空环境中说话 10.要让自制的弦乐器发出更高的声音,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把弦调松 B. 换更粗的弦 C. 缩短弦的振动长度 四、简答题(每题4 分,共 8 分) 1.简要说明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4 分) 为了保持呼吸健康,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4 分) 五、材料分析题(共 9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和同学做 “土电话” 实验,用两个纸杯和一根棉线连接,相距 5 米时,小明轻声讲话,同学能清晰听到;但当棉线松弛时,同学就很难听到声音了。此外,他们还发现,用手捏住棉线中间,声音也会变得很微弱。 “土电话” 的声音主要通过什么传播?(2 分) 为什么棉线松弛时听不到清晰的声音?(3 分) 结合声音传播的知识,解释 “捏住棉线就听不到声音” 的原因。(4 分) 六、综合应用题(共 13 分) 1.某同学用尺子探究声音高低与振动的关系,实验记录如下: | 尺子伸出桌面长度 | 振动快慢 | 声音高低 | |--|--|--| | 10 厘米 | 快 | 高 | | 20 厘米 | 较慢 | 较低 | | 30 厘米 | 慢 | 低 | (1)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_____(3 分) (2)如果要让尺子发出更高的声音,应该怎么做?(2 分) 2.营养均衡对身体健康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