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8399

专题五 多维创新与全面发展 复习课件(共78张PPT)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青海)

日期:2025-11-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5515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复习,78张,一轮,历史,中考,2026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二部分 重点知识专题 二模块 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多维创新与全面发展 重点一 改革创新推动历史进步 1.封建性质的改革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 ①政治:确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②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③军事:奖励军功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军队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5世纪末) ①迁都洛阳。②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大化改新(646年) ①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②经济: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给公民授田,不能终生使用和买卖;统一赋税 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彼得一世改革 (17世纪末18世纪初) 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创建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①积极: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②组建新式洋枪队;进行近代海防建设。 ③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 ①积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局限: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农奴制改革(1861年)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可以通过高价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①积极: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局限: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明治维新(1868年) 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③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④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①积极: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②局限: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戊戌变法(1898年)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政治观念,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罗斯福新政(1933年) 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①积极: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局限: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新经济政策(1921年)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从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三大改造(1953—1956年) 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