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第二次月考 九年级 语文测试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规范、端正、整洁地使用楷体字答题,此题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学习如同甘霖般濡养着我们的心田,使我们逐渐领悟到那些附庸风雅的道理。我们积zǎn 着生活的经验和智慧的火花,就像收集珍贵的宝石,每一刻都在为未来的自己铺路。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我们学会了随机应变,以灵活的思维和坚定的意志,在风雨中摇yè 却屹立不倒。而那些从过往经历中提炼出的zhēnyán ,如同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让我们在迷茫中找到答案。因此,我们收获了旁人的羡慕与赞誉,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以一颗平和的心去珍惜每一次成长的机会,继续在学习与探索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濡养 B.附庸风雅 C.随机应变 D.赞誉 4.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槲叶落山路, 。(温庭筠《商山早行》) (4)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 ,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 ,青鸟殷勒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7)《咸阳城东楼》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的句子是: , 。 (8)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 ,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湖心亭看雪》描绘了西湖雪后奇景,选自元末明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 B.《论教养》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3期,作者利哈乔夫,是法国学者、作家。 C.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D.《周总理,你在哪里》选自《柯岩文集》,作者柯岩是满族人,当代作家、诗人。 三、阅读能力(共16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 班级开展“逆境能否造就人才”的辩论赛,正方认为“逆境能造就人才”,反方认为“逆境不能造就人才”,下面不能作为正方辩论素材的人物是( )(3分) A.简·爱 B.唐僧 C.祥子 D.司马迁 7.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英雄精神生生不息。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请从以下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其人物经历,说说你的理解。(2分) 毛泽东《红星照耀中国》 B.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现代文阅读 姜田深处 崔红玲 ①初秋的姜田郁郁葱葱,微风拂过,似是碧绿的湖面摇起了波浪,摇成了一幅起伏的水墨画。几只叫不出名字的鸟雀盘旋在姜田上方,水墨画瞬时又多了几分灵动。站在姜田深处,听姜叶摩掌的声音,又感觉每棵姜苗都亮开了嗓子,喊来了风,喊来了鸟儿,喊来了勤劳的姜农…… ②10年前的这个时节,我也曾来过这个村庄,那时的姜田还是这儿一小块、那儿一小块,中间被玉米、蔬菜等田地分隔开,零散地分布着,远没如今接连成片后这般壮观。 ③每一块姜田里都有农民在劳作。附近,几位头戴草帽、身着汗衫的姜农,正手扶农机在姜田中穿行,所过之处,新土翻向两侧的姜苗根部,开成一道土沟。他们的汗衫上印着“生姜种植基地”的字样,走得再近些,发现还印着一行字:“撸起袖子加油干,土里刨出金疙瘩”。 ④趁着姜农们休息,我和他们聊了起来。一位瘦高姜农指着姜田笑呵呵地说:“人勤地不懒,只要伺候好它们,一亩地能刨出万把斤生姜哩。按低价一斤8元钱算,一亩也有8万多元,可不是能刨出‘金疙瘩’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