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 1.全卷共6页,共3大板块,18小题。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 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诗文+”积累运用 ⊙学校准备为九年级同学设计一款明信片,寄托祝福,展望未来。请你参与设计。(10分) 温州市X中学九年级“诗文+”明信片 黎明勾勒出勇者的jin(①▲)影, 开启崭新的一天。 在这片广mào(②▲)的土地上, ④ 今天出发,又或明天到达, 我们的朝气始终b6(③▲)发。 1.根据拼音,填写①②③处的汉字。(3分) 2.根据明信片的设计意图,在④处填入连续的两句古诗词(从备选诗歌中选取),并简要 说明理由。(3分) 备选诗歌:李白《行路难》、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水调歌头》 3.这款明信片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吗?请从明信片的赠予对象、配文、插图等角度展开评价。 (4分) 回不少常用字以“雨字头”为偏旁。请你梳理相关的古诗文,补充发现,解答困惑。(12分) 【困惑一】以“雨字头”为偏旁的字是否与写作背景有关? 梳理 发现 欲渡黄河冰塞川,(1) 。(李白《行路难》) 露从今夜白,(2) ▲ 。(杜甫《月夜忆舍弟》) 以“雨字头”为偏旁 鸡声茅店月,(3) ▲ _。(温庭筠《商山早行》) 的字有雪、露、霜、雾等, (4)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 多用来描述(6)▲一, 侄孙湘》) 往往暗示着古诗文的写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5) …(张岱《湖 作背景。 心亭看雪》)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1页共6页 出卷网创建 【困惑二】以“雨字头”为偏旁的字是否与情感主题有关? 梳理 发现 梳理一: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思念亲人,徒增悲伤。 (杜甫《月夜忆舍弟》) 以“雨字头”为偏旁 梳理二: 的字往往与古诗文的情 备选诗歌:A.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感主题相关。 B.温庭筠《商山早行》 4.默写(1)一(5)处空缺的古诗文。(5分) 5.根据梳理,补充(6)处空缺的内容。(1分) 6.参考梳理一,从备选诗歌中任选一首,填写梳理二,分析以“雨字头”为偏旁的字与情 感主题的关联。(2分) 【困惑三】以上两个“发现”在其他古诗文作品中适用吗? 梅雨[唐]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7.迁移运用以上两个 海雾连南极,江雪暗北津。 “发现”,结合诗歌内容,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品读柳宗元在《梅雨》一诗 【注释】①楚、越:泛指江南,这里都指永州,永州是荆 中的情感。(4分) 楚的最南端,也是南越的最北处。②“素衣”两句:陆机 曾写诗描述“帝京有许多灰沙,白衣服都被染成黑的了”。 柳宗元在此反用其意。 ⊙阅读两则选文,回答第8一11题。(18分)》 【选文一】 宋代士人通常集文人、学者、官僚三种身份于一身,宋代的亭台楼阁记中,也往往蕴 涵政治抱负和家国情怀。如范仲淹《岳阳楼记》通过详尽地描写洞庭湖变幻景象之后,把 重点升华到“①▲一,▲”,将政治抱负和家国情怀借登楼这一行为 来抒发,是北宋中期甚至是整个宋代文人精神的代表。 家国情怀还体现在士人对农耕和社稷民生的关怀上。如苏轼《喜雨亭记》 ▲。实际上,唐代的亭记散文就有关于民生关怀的内容,如唐代刘禹锡《武陵北亭 记》:“瞰于野,惟稼穑艰难是知。”到了宋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更盛于唐 人,故所作亭记中忧思民生的思想也更直接和深刻。 亭实际上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根基的文人士子借以抒发政治抱负、施政理念、德政情操 和忧思民生的场所。文学作品中亭的意象蕴含着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 (选自沈克明《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关系的研究》,有删减)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2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