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一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检测 6.以下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部分出土文物情况简表,由此可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 有的特征是(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本试卷共两大题,29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代表文物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彩陶盆 玉龙 玉琮 蛋壳黑陶杯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铜镜 分布范围 黄河中游 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黄河中下游 黄河上游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A.领先世界 B.错综复杂 C.多元一体 D.单一纯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7.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1.今年过境144小时免签政策出台后,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了中国。外国游客想参观我国境 A.炎帝和黄帝 B.仓颉和嫘祖 C.尧和舜 D.隶首和大禹 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到哪个省() 8.他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而名垂青史。“他”是( A.陕西省 B.浙江省 C.北京市 D.云南省 B.禹 C.舜 D.启 2.2024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二十周年。二十年来,考古人在碎片中寻找线索、在地 A.尧 层里窥见历史,试图“文明探源”、诠释“何以中国”。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最主要方式是( 9.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复原想象 填的是(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关于“农业的起源”学习主题内容的叙 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秦 A.距今约2万年,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 B.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10.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悠久的古代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朝代兴亡史。 C.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D.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依据中国方案,人类进入文明社 11.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会的重要标志是() A.末代君主的昏庸、残暴 B.诸侯争霸 A.磨制石器 B.水稻、粟等粮食作物的种植 C.爆发农民起义 D.少数民族入侵 C.制作陶器 D.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 5.在良渚遗址贵族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而普通墓葬的随葬 12.周礼规定,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用七鼎。而在郑国墓群出土的随葬品中出现了“九鼎八簋 品很少。这说明当时() 的规格。这说明我国春秋时期() A.原始宗教信仰有所发展 B.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A.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私有制度逐渐形成 C.中国进人部落联盟时期 D.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C.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D.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8页)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8页)2025一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检测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D D B A B C A A A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C C B B D C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6分, 共50分) 26.(1)房屋:半地穴式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