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2171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1648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
  • cover
广西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二阶段素质评价 七年级历史 (满分:75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 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 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诠释。研究北 京人时,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 北京人头部复原图 B. 考古现场的影像资料 C.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 历史学家的著述 2. 在距今5800年前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 源的迹象。最终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格局。材料突出反映了中华文明 A. 连绵不断 B. 多元一体 C. 一脉相承 D. 多姿多彩 3.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商纣,双方爆发牧野之战。关于牧野之战发生的时间,下列选项 中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元前10世纪 B. 公元10世纪 C. 公元前11世纪 D. 公元11世纪 4. 史载,周初分封了53个姬姓诸侯国。这些受封的诸侯都属于 A. 部落首领 B. 先代贵族 C. 有功之臣 D. 王室宗亲 5.《史记 ·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 方伯。”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春秋争霸 B. 三家分晋 C. 秦的暴政 D. 楚汉之争 6.《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该 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 郑国渠的兴修 B. 都江堰的建成 C. 灵渠的开通 D. 驰道的修筑 7. 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到战国初期,剩下了十几个诸侯国,其中势力较强的是“战国七 雄”。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 A. 各自为政,混战争雄 B. 尊王攘夷,维护分封 C. 和平交往,共商统一 D. 听命周王,守土尽责 8. 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欧洲早近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于下列哪一时期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面是某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据此可知,他学习的相关著作是 1、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2、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3、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A.《 论语》 B.《 道德经》 C.《 韩非子》 D.《 孙子兵法》 七年级历史评价二第1页(共4页) 10. 史料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 大禹治水的故事 B. 想象的孔子画像 C.《 史记 · 秦始皇本记》 D. 出土的马王堆汉墓素纱单衣 11. 林语堂在《如何理解中国人》中说:“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一座长城是从秦始皇开始修 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材料中的“第二座长城”开始于 12. 秦始皇认为儒士以古非今,不利于君尊臣卑的现实政治秩序,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文化政 策。秦始皇此举意在 A. 削弱诸侯王势力 B. 平定匈奴威胁 C. 确立法家正统地位 D. 加强思想控制 13.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代表。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 A. 促进商贸 B. 宣扬国威 C. 军事防御 D. 便利交通 14. 某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巧妙的穿插成语典故,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在 讲授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教师最可能用到 A. 纸上谈兵、完璧归赵 B. 卧薪尝胆、退避三舍 C. 东施效颦、破釜沉舟 D. 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5. 象棋是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起源于先秦,后不断改进发展,沿袭至今。“楚河汉界”位 于中国象棋棋盘的中央,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马陵之战 B. 长平之战 C. 楚汉之争 D. 巨鹿之战 1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