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8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 1.考古学家曾说:“我们用地层作为纸张,用文化遗物和遗迹作为文字书写历史。”元谋人和郧县人 相关的考古发掘可用于“书写”中国 A.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B南北方祖先的定居生活 C.仰韶文化的文明历程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下表所示的考古可用于说明 史前考古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种鉴定结果统计表(部分) 遭址名称 遗存类型 鉴定结采 距今年代(年) 江苏连云港二河村 稻壳印痕 栽培稻 7000一6000 河南洛阳西高崖 稻壳印狼 栽培稻 5500—5000 山东栖:杨家圈 稻壳印痕 栽培稻 4400一4000 A农业产量稳定 B作物品种繁多 C稻作农业繁荣 D.农业工具多样 3.下列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玉质文物,可以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 浙江河姆渡逝址出土玉琰内蒙古干饭营子迹址出土普而形块饰 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出土玉欢 A按部就班 B.多元一体 C.中西合璧 D.孤立闭塞 4,在距今3000多年的长江流域的盘龙城遗址中,发掘出城址、官殿等大型建筑以及多座高等级贵 族墓葬,其中出土的背铜器的形制和纹饰与黄河流城出土的青铜器基本相同,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奴隶王朝发生更替 B,华足文化成熟 C.区域文化存在交流 D,礼乐制度严密 5,公元前544年,鲁襄公宴请晋卿范献子并举行射礼时,鲁国公室在人员上竟如此拮据,连六名熟 谙礼仪、精通弓矢的官员都楼不齐,最终不得不从大夫的家臣中借调人手。这反映了 A.分封制度的衰落 B.铸造工艺的高超 C.社会经济的萧条 D.兼并战争的残酷 1 6.下列文物可印证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青铜宵 春秋时期青铜戈 战国铜壶及纹饰展开图 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交融加强 C.经济水平提高 D.战争十分频繁 7.下面是小史同学学习探究时梳理的部分摘要。据此推断其探究的主题是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日趋激烈、连绵不断 ●各诸侯国废除旧制度,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A.夏商西周的更替 B.战国的社会变革 C.动荡变化的春秋 D,中央集权的建立 8.下列选项中,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郭本 需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A各学派思想接近 B.对后世影响深远 C.结束了诸侯争霸 D.加速了王室衰微 9如图是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基出土的战国早期成套背铜编钟。其数量多,音域广,律全,音色 美,至今还能演奏乐曲。编钟上有3755字铭文,内容“就像一本固定的乐器说明书”。据此可知, 当时 A,青铜器功能单一 B诸侯王崇俪尚礼 C.铭文用小篆书写 D.音乐成就水平高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