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5270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评价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23123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历史,答案,图片,试题,评价
  • cover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评价 八年级历史试题 (命题人:) 2025.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题号里;将非选择题的答案用0.5毫 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 确选项的字母代号用铅笔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答在试卷上不给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一词多指“中原”“中土”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万邦之 一”的正式国家称号。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西方势力深入内地 B.民族国家观念形成 C.贸易形势发展变化 D.西北边驱不断巩固 2.林则徐对中西武器做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 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 一炮,是技不熟也。”由此可知,林则徐认识到() A.武器装备的落后 B.闭关锁国的弊端 C.制度改革的必要 D.鸦片输人的危害 3.史料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如图史料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 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 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 一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A.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B.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C.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4.“这次军事冲突的规模是很有限的,但强迫闭关自守的天朝上国打开了大门,由此而引发 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8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的一系列中外冲突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传统结构逐渐崩坏,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 朝贡体系也逐步解体。”“这次军事冲突”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以下内容节选自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该对话体现的思想主张是() 时间:1898年初秋 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 秦仲义:把本钱拢到一块儿,开工厂! 王利发:开工厂? 秦仲义: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A.抵制日货 B.自强求富 C.实业救国 D.抗日救亡 6.下列有关佳士得拍卖行拍卖清单(见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5........................ 日 拍卖行 拍卖品描述 eee eeeeeeeeeeeeee 来自军官们的两批物品:一批8件,一批23件。其中包括 1861.7 佳士得 “中国皇帝的大国玺”。 来自圆明园的3件珐琅制品,“一个大香炉…曾是皇帝 1862.6 佳士得 书房里的炉子”。 1864.7 佳土得 36件标明来自圆明园的物品。 ss.......... 。。 A.可用于说明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诉求 B.完整再现英法军队在战争期间的暴行 C.对研究战争性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佐证了八国联军疯狂全面侵华的史实 7.中国历代王朝认为模糊波动的边界有助于鼓励蛮夷的慕华之心,反之则会阻断华夏文明 价值的扩张。中法战争后,清王朝分别与法国、英国勘定滇缅、滇越、粤越和西藏与尼泊尔 之间的边界线。这一变化说明清王朝() A.坚决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 B.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C.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疆域意识渐趋近代化 八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