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6903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26133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青海省,考试,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海南州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A项“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过于绝对。根据原文说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 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可知他们只是“在这个意义上”,“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 辟了新的道路”。B项“王久辛则认为新诗无需音乐性”无中生有。根据原文说的“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 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动人的修辞,那 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可知王久辛并没有认为新诗无需音 乐性。C项“没有必要讲究…语言的和谐”“只需要符合”以偏概全。根据原文说的“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 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可知是要讲究语言的和谐的。) 2.C(A项“叠词增强了音韵之美,也展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张冠李戴。根据原文说的“·一枚’‘一张’‘一方 ‘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可见是数词不是叠词增强 了音韵之美。B项“证明了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错误。根据原文“余光中等诗人的贡 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 的道路”可知,“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是为了说明余光中等人对中国新诗音乐性的贡献。 D项“谢冕与西川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要提高自身素养”无中生有。西川认为格律是个假命 题,他并未提及“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要提高自身素养”这样的观点。) 3.B(“两者没有可比性”曲解文意。根据原文“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 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 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可知两者既可比又不可比。) 4.①中国新诗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②中国新诗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 生长。③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有学习和吸收,但是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④中国新诗经过探索、实践 和创新,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⑤结合历史特定语境,以现时尺度去审视评价中国新诗,既看到 新诗的不足,也看到其成长。(每点1分,任意答出四点即可) 5.①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红烛》中反复使用重复句式,每节诗均以“红烛啊”开头,重复句的 使用,使诗歌形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美。②表现在感叹词的大量使用中。“红烛啊!”等感叹词的不 断使用,增强旋律,也强烈表达心中情感。③表现在诗句形式上。《红烛》中诗句长短错落有致,增强节奏,形 成诗歌的音乐美。④一定程度上使用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注重韵脚的和谐,追求诗歌的韵律感。如节选里 的“体”“灰”和“出”“误”“突”的押韵。(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6.C(A项,“意在表明过路的旅行者们常常会因为村子的封闭和落后而震惊”错误。开头描写火车和铁路是为 了渲染山村的偏远和自然环境的险峻,并非强调旅行者对村子封闭落后的震惊。B项,“凄凉衰败、缺乏生 机”错误。初秋景物的描写(如花椒树、山柴、杂草等)突出山村质朴的生活气息,而非“凄凉衰败”。D项,“直 接表达了对二成娘面对重重山峦坚守希望、努力奋斗的祝愿”错误。老歌“千军万马战太行”隐喻山村奋斗的 集体记忆,但并未直接表达对二成娘的祝愿,更多是环境氛围的烘托。) 7.D(“她得到‘我’的承诺之后内心轻松愉悦”错误。首先,“我”并没有承诺什么:其次,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