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6945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697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内蒙古自治区,11月,答案,试题,语文,考试
    集宁一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1.C 【解析】A.“使得家书文化的质量和品位不断降低”错,原文是“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选项曲解文意。 B.“这些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错误,原文只说“家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从原文和现实看,网络可以替代家书传递信息其它功能,选项扩大了范围。 D.“应倡导年轻人少用网络与人交流,多用手写书信来传达温情暖意”理解错误,原文主张“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并无厚此薄彼之意。 2.D 【解析】D.“孔子肯定了‘家书’和‘诗’一样具有价值的多元性”错误,原文为“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孔子只肯定了“诗”的多元价值。“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错误,结合“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等分析,原文没有将家书和诗歌在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进行比较,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无法推断得出。 3.A 【解析】A.不是家书,是作者通过诗歌,以“家书”为意象,表达了羁泊异乡的游子孤孑凄寂情怀,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B.可对应认知价值;C.对应审美教育价值;D.可对应娱乐价值。 4.(1)首段基于现状,提出“警觉和预防家书文化消减”的观点。 (2)②③段通过与网络沟通的比较,突出了家书不可替代的价值。 (3)④———段按先总说、再分析、最后总结的思路具体介绍了家书的审美功用。 (4)第⑨段总结,呼吁全社会重视传承家书文化。 5.示例:①鉴赏者能够通过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读“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可以了解与此有关的部分史实。②家书是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曾国藩在家书中既引用谚语,又联系自身经历,循循善诱,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说教。③家书可以启发鉴赏者体悟宇宙人生:“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可以启发鉴赏者积极面对磨难。 6. B 【解析】B.“正面描写”分析错误,没有正面描写,都是通过别人介绍。 7. D 【解析】D.“彭总担心停战可能会让战士们掉以轻心、放松警惕”理解错误,应该是关心体贴战士们。 8. (1)人物对话富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2)通过人物语言展现人物多样性格。(3)通过人物对话推动小说情节发展。(4)富有生活气息。 9. (1)不讲排场,反对旧俗套。比如到连队时,看到两个军人前来迎接就批评说“不论什么人,都不要搞这一套”。(2)生活俭朴,反对铺张。在下面吃饭时,准备得好,就要挨骂;家常便饭,反而特别满意。(3)关爱战士,坦率真诚。如深情询问战斗英雄郭祥的情况,并给予高度评价。(4)平易近人,善于倾听意见。与小战士杨春的谈话,和蔼可亲,毫无架子。 10、B 11、C 12、B 13、(1)第二年,秦兵就围困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自己。全靠楚国、魏国等诸侯军来救援,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围困。(“遂”,就;“赖”,依靠、依仗、靠;“乃”,才;三个关键词各一分,句意二分) (2)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为了这件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着铁甲骑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被重用。(“饭”,吃;“被”同“披”,披上;“尚”还;三个关键词每个一分。句意二分) 参考译文: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就把廉颇的规定制度全都改变了,又撤换了原来管事的军吏。秦国大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战败退走,后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军心涣散。经过四十几天后,赵军饥饿难忍,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硬拼,秦军射死赵括。赵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